鳥巢門票50元 游客嫌貴紛紛選擇門外參觀
無論是奧運會期間還是奧運會結束后,奧林匹克公園中最受到游人青睞的便是鳥巢和水立方這些北京的新地標。
“過去來北京一定要看天安門、故宮、長城,現在我們組團時鳥巢和水立方是必選旅游點,而且不少游客都是要求首先要來這里,天安門、長城等反倒不是主要旅游點。”中旅體育旅游的導游小吳告訴記者。
游客:在外面看看就好了
鳥巢和水立方正式全面對普通觀眾售票,票價分別是50元和30元。國家體育場運營公司副總經理楊蔚鷹介紹,“十一黃金周”的7天里,鳥巢每天平均接待游客8萬人,“現在每天買票進場的還是有數千人。”
隨著奧運會的熱情逐漸退去,50元和30元的門票,開始遭到游客甚至是北京本地居民的非議。“50元進去就看一下體育場也沒有什么節目感覺確實有些不值,畢竟不是故宮什么的。”來自包頭市的64歲的孟阿姨有些遺憾地說,可是好不容易來了一趟,她和老伴以及女兒還是決定買票進去看一看。
與孟阿姨的多花錢也不虛此行想法相同的人雖然不少,不過更多的游客則選擇了在鳥巢外面游走觀看和合影。記者在鳥巢售票處看到,鳥巢外人頭攢動的游人在打聽了票價后多數選擇只從外面參觀。“鳥巢給人最好感覺的就是從外面來觀賞,如果門票是10元、20元的還考慮順便進里面看看,這么貴我們還不如省下來到其他地方轉轉呢,反正也看到鳥巢了。”兩位來自東北的姑娘對記者說。
相比之下,由于水立方的門票價格與鳥巢存在20元的差價,而且內部還有五光十色的水幕表演,因此選擇進館的游客明顯多于鳥巢,這一點從入口處等待進入的人數就能看出。即便如此,選擇進入到水立方內參觀的游客還是占了來此觀光游客的小部分。
本地市民:老年人學生也無優惠
對鳥巢和水立方門票價格抱怨偏高的不僅是外地專門來領略鳥巢和水立方風采的游客,同樣包括在北京生活的市民。70歲的長者王會夫有些怨氣地說,“作為對外開放展覽的國家體育場,居然沒有對老年人的半價優惠。”
除了這些老人的失望外,一些手持學生證的大、中學生也不能買到半價票。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一名學生也強調,“相比較其他公共設施,這里沒有半價票,難道鳥巢不是公共場所嗎?”記者在鳥巢售票處前的告示上看到,除了持有軍殘證的人士和低于1.2米的兒童可以免票,其余人沒有任何優惠措施。
由于鳥巢和水立方的特殊性,而且過去體育場館又屬于國家補貼性質,因此對于兩大場館門票價格高的現象有人稱不符合公共用品規定。
回應:鳥巢是商業場所
不過,鳥巢和水立方在經營上又確實不同于其他體育場館,兩大業主單位屬于自主經營,即靠市場來維持場館運行,因此至少從表面上看擁有根據市場需要自行定價的權限,“完全靠市場規律運營,票價高也就不足為奇了。”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而鳥巢業主單位的一位女士說,“鳥巢不是公園那樣的公共場所,而是商業場所,公司負責維護、運營、票價也由我們定。”
其實,把鳥巢打造成“旅游景點”只是業主單位商業計劃的一部分。據介紹,在賽后鳥巢將進行為期半年多的二期改造工程,計劃投資2億余元。屆時,“鳥巢”的商業面積比重將達到35%左右。而水立方在奧運會后同樣進行高度的商業開發,屆時,“水立方”大部分面積在賽后將成為一個水上樂園。
“無論進鳥巢參觀,還是利用場地做活動,都要按商業流程走。”國家體育場運營公司副總經理楊蔚鷹認為,鳥巢業主單位是一家自負盈虧的企業,遵循的是商業思維。國家體育場運營公司副總經理張恒利曾向媒體介紹,中信集團聯合體已投入鳥巢近15億元資金,未來30年鳥巢每年需要產生近2億元左右的資金回報才能保本。談到經營,楊蔚鷹倍感壓力,因為有很多國外大型體育場營銷失敗的案例擺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