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批準的燈具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規定,安全級別最低的0類燈具將被勒令逐步退出市場。在該標準實施近兩個月時,記者走訪太原市的燈具市場,發現目前家用燈具仍以0類燈具居多,絕大部分消費者在購買燈具時沒有注意到安全級別問題。
相關資料顯示,燈具按防觸電保護類別可分別劃分為0類、Ⅰ類、Ⅱ類、Ⅲ類,其中0類燈具的安全性最差,其絕緣材料僅是依靠裹在電線絲上的一層薄薄的絕緣皮,且插頭無接地線。在新實行的國家標準中,原有的0類燈具正式被刪除,逐步退出市場。但記者從太原市幾處燈具市場了解到,目前在市場經銷的家用臺燈、落地燈、工藝燈等大部分都還是0類燈具。
一位燈具經銷商介紹:辨識0類燈具主要看其電線的包裹,此類產品一般只有一層膠皮,剝開膠皮就可以看到里面的銅絲;電線的插頭是雙頭的,沒有接地端口。如此簡單的絕緣措施,使得一些燈具(臺燈、落地燈)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絕緣皮老化或破損,很容易造成使用者觸電,安全隱患很大。相比較0類燈具,Ⅰ類燈具除了基本的絕緣皮外,還將易觸及的導電部件連接在接地裝置上,安全性高出許多,Ⅱ類、Ⅲ類的安全性能則更高。
記者在興華街某裝飾市場幾家燈飾店看到,一些燈具的導線大都較纖細,插頭也是雙頭的,沒有接地端。當記者針對一款臺燈詢問店主其安全級別時,這位店主卻很迷茫地反問道:"燈還分類別?我從來沒聽說過。"
經銷商不知有標準,消費者同樣也不知有此標準,在某商城的小家電專區,記者向幾位正在挑選臺燈的市民詢問是否了解家用燈具的防觸電保護類別,受訪者一臉茫然。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太原市面上最常見的家用燈具有臺燈、落地燈等,其中0類燈具約占七成以上。
工商和質檢人員表示,在新標準實施前已經生產出的0類燈具仍可以在市場上經銷,但提醒大家盡量選購安全性高的燈具,防止因使用安全性能低的燈具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