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園已經不是某一個地區的專利。內地中小城市也陸續成為LED產業的棲身之地。2008年6月份,景德鎮LED照明 產業基地項目奠基儀式在高新區隆重舉行,計劃投資5億元。同年10月,杭州中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明電器有限公司、浙江宏源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簽約,在四川遂寧建設西部LED生產基地,投資累計3億元。12月底,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LED產業基地在重慶蔡家組團同興工業園奠基。除此之外,山東省、河南省政府也提出并建設了相關照明產業基地。LED照明產業的發展引起了各地政府和企業的關注,許多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紛紛把LED照明產業作為本地的重點產業予以扶持發展,或者支持本地企業發展LED照明產業,或者引進外地LED企業投資設廠。
但是,國內LED照明產業的發展,與國外相比有所不同。從第九屆日本國際照明展傳來的消息可以看出,國外LED照明已經向大眾化、品牌化、日常應用等方向發展,而國內部分企業還沉迷在所謂LED高科技的深淵中難以自拔。
揭開LED神秘的面紗,我們可以發現,它與節能燈 產業的發展何其相似!節能燈產業在誕生之初,即以挑戰白熾燈 為己任。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它已經逐漸深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成功將白熾燈甩在身后。如今,節能燈產業的發展面臨諸多瓶頸,LED照明產業的興起適逢其時。
今年2月,國家財政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出通告,將2009年的高效照明產品推廣數量擴大為1億只,同時將高壓鈉燈(主要用于道路、工程照明)等大功率戶外照明產品列入財政補貼范圍。從去年到今年,LED相繼落選節能補貼,消息一經公布,行業內就已輿論紛紛,更有人要上書國家有關部門,要求盡快將LED納入節能補貼范疇。與此同時,各地政府卻在大力推廣LED照明的城市配套建設應用,這也與政府主推節能燈形成了鮮明對比。
當史福特照明從格柵燈盤產品跨入到LED路燈制造,當TCL從節能燈產品進入到LED路燈產業,當歐普照明從吸頂燈產品走進LED照明領域,當雷士照明從商業照明切入LED照明空間......傳統節能照明企業巨頭紛紛踏足LED照明世界,帶來的是LED照明的烈焰,還是LED照明的混亂?
有行業人士分析,就在LED照明成為各大照明企業的香餑餑之時,也是其挑戰節能燈傳統優勢的開始。
挑戰1 節能燈 的先天缺陷給了LED機會
3月3日-6日,由日本照明協會舉辦的以同地球和人類和諧的照明為主題的第九屆日本國際照明展覽會在日本東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在展會上,LED照明 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九成展示產品屬于LED照明產品。
LED照明環保節能的技術特點,給予了其挑戰節能燈產品的信心。由于節能燈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汞(俗稱水銀)和稀土,而汞難以回收,具備劇烈的毒性,必然對生態環境和人體產生傷害。稀土作為稀缺資源,儲存量日益減少,資源枯竭的后果,必將是節能燈末日的來臨。
節能燈技術的缺陷,讓LED照明挑戰節能燈有機可乘。剩下的疑問就是:LED照明產品什么時候能夠突破技術難關,功率已經不是大問題,當光衰、使用壽命再取得突破性進展時,唯一需要考慮的是LED照明在節能領域再次替換節能燈的代價有多大?
挑戰2 產品應用范圍的擴大加大節能燈替換概率
廣州市鴻利光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國平在參觀了日本國際照明展后曾感嘆道:中國推廣LED戶外照明,而日本則重點推廣LED室內照明。從技術及應用環境來看,從室內照明入手推廣LED可以循序漸進,少走一些彎路。
LED產品應用范圍廣泛,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比LED產品,節能燈應用范圍則相對狹小很多,如今很多燈具、很多場合依然無法應用節能燈。比如水晶燈,若以節能燈作光源,則失去那輝煌燦爛的光芒;再如部分商業照明和戶外照明產品,若以節能燈為光源,一是無法解決亮度問題,二是無法解決聚光度問題。LED照明產品則在應用上思路大開,不僅可以作裝飾用,也可以將單顆LED燈珠集中后作大功率光源使用。從產品應用方面來說,LED照明產品挑戰節能燈是完全有可能的。
挑戰3 品牌企業擠入為LED市場推廣提供了便利
當飛利浦、歐司朗、松下、東芝、索尼、日立等全球眾多知名企業在LED照明領域圈地的時候,當國內佛照、雷士、歐普、TCL、史福特爭相切入LED照明領域時,以銀雨、勤上為代表的專業LED照明龍頭,更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LED品牌時代指日可待。
節能燈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品牌格局。但是對于LED照明來說,各大品牌都只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巨大,誰都有機會超越別人而占據領先地位。節能燈領域優秀品牌進入LED照明領域,是否能夠再次成為佼佼者,尚需市場考驗。
可以說,照明巨頭的介入,就已經在蠶食節能燈 所擁有的資金投入、品牌推廣、渠道等資源,核心問題是,這些企業在投入方面,LED和節能燈的比率將是怎樣的組合?
挑戰4 渠道下沉為LED打下了市場基礎
關注日本照明產業發展的人士可以看到,東京一些賣光源燈具的賣場和超市里,只要一上電梯最先看到的總是LED燈具,因為賣家都是將LED類燈具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而且,日本民眾大多是自發使用LED照明 產品。
其實,歐美等國家也注重將LED照明的銷售渠道下沉到各大賣場和超市,引導消費者使用LED產品。節能燈之所以為大眾所接受,為國家所重視,其銷售渠道大眾化功不可沒。從這點來說,國內LED照明企業還需要轉變觀念,努力開發大眾銷售渠道,使渠道下沉,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
挑戰5 價格下調空間巨大為LED提供了發展后勁
追求利潤是一切資本的本性,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在3月份廣州的LED照明展上,同樣的產品,價格相差達數十倍,其中的貓膩實在驚人,但這真切反映出,LED照明產品價格還有相當巨大的下調空間。
節能燈經過多年的發展,價格已經趨于穩定,以2U5W的三基色節能燈為例,價格基本在5-20元之間。LED照明產品價格不透明,這也給企業提供了極大的操作空間。有空間就有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眾多企業爭先恐后投資LED照明產品也就不足為奇。但是,作為一個產業而言,價格不透明危害甚大。LED照明產業若要發展,就要像節能燈那樣,價格必須透明化。
當然,就像節能燈替換白熾燈 一樣,LED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不僅僅是技術、產品、價格、渠道方面的原因,更核心的在于LED照明在運用推廣中所花費的時間和教育成本。LED最缺的也將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