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檔案:臺灣時尚電視節目“女人我最大”御用彩妝老師,《裸妝圣經》作者,多家時尚媒體和網站熱捧,3個月銷量突破13萬冊,大陸時尚電視節目“美麗俏佳人 ”固定彩妝嘉賓。
從小時候在墻上畫畫的一支蘭蔻唇膏,到現在成千上萬件彩妝新品的試用測評,我對于美麗事物的興趣似乎是天生的,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也和我有著一樣的狂熱心理,也許這條走上美麗鑒賞家的路會更短一些。
興趣與認真是我彩妝生涯的兩大關鍵詞
前一陣子有個化妝品牌進入臺灣,我迫不急待沖到柜上采購,看到唇彩盤沒有蓋上盒蓋兒,立刻說:“這樣的陳列會讓質地變硬,消費者試用時,感覺會差很多。”同事很驚訝地問我:“有必要這么熱心嗎?”我也不知什么原由,只是覺得這么美的東西,沒有讓人好好用到就變質,多可惜!
好幾次在商場做活動,連著幾位消費者都問到同樣的問題,有些人已經很不耐煩了,我還是仔細解釋著。對我來說,看到每個人得到答案后開心的表情,就算被問好幾百遍,也不會覺得累,我想要讓大家都變美!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興趣。
可以說,我的愛美是與生俱來的,根據媽媽的說法,我從小就很在意外表,不好看的衣服,說什么也不穿。
我曾在大專時選修了化妝課,當兵時期,文藝匯演的女生需要化妝上臺,我毛遂自薦為她們打扮,算是開始了彩妝工作的第一次。真正開始入行是先從造型師開始的,電視臺化妝師人手不夠,我又萌生要幫人化妝的念頭,后來認識一位導演讓我嘗試拍攝廣告片,第一支廣告就是與Maggie Q合作拍攝Olay,算是一次成功,接著就陸續拍了50支以上的廣告片。
當時Maggie Q的廣告片想要拍出裸妝的效果,我為了達到導演的需求,先花了十萬元臺幣遍尋底妝產品,買回家先在手背上試,自己架燈打光、拍照,找出最好的上妝方式與產品,試鏡時一拿出化妝品就立刻贏得Maggie Q認同。
很多人對彩妝有負面的想法,像是化妝會越化越濃、不想欲蓋彌彰或者說化妝會傷皮膚等等,我聽了真是心急萬分,怎么還沒使用彩妝就對它有負面影響,實在不公平。這又激起我想要讓人變美的動力,幫助更多的人建立對的上妝方法,化妝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比使用保養品讓人更有成就感。
我擁有一個Beauty Maker彩妝品牌,當初想到創立它,是因為華人圈里沒有一個專為華人設計的彩妝品牌。華人膚色基本上是象牙色調,偏暖,如果使用歐美品牌有時會讓膚色變黯沉,膚質也有差異。當然在價錢上,我希望沒有增加負擔下就能享受到,在臺灣是以平價方式銷售,希望未來不久也能在內地上市,讓內地女性享受化妝樂趣。
Kevin教你鑒賞彩妝
1.如何測試一件彩妝品的質量?“我戲稱我的左手背是化妝品競技場,只要能過得了這關就是好產品。我最在意的是質地是否好推展,在手背推開時,如果感覺太黏膩,在臉上就會卡粉。還可以做一些小實驗,像是蘸水試防水性,刻意抹些乳液試試防暈染效果,不斷拍打測試吸收度等等。”
2.化妝技巧的核心是什么?“暈染技術最關鍵,每次用量少,次數多,才能將暈染做好,化出薄透又干凈的妝容。另外,很多人妝化不好,會覺得是彩妝產品的問題,其實妝前保養非常重要,太多容易脫妝,太少又會讓妝不好上,通常我會以保濕品作為妝前重點,每上一個產品就仔細按摩幫助吸收,也有助角質軟化,肌膚自然提升光澤,底妝用量也能降到最少。”
3.挑選一些自己不熟悉的彩妝品牌時有什么關鍵?“底妝的質地最重要,推開時要有保養品一般的質地,再根據自己需求選擇不同遮蓋能力。像Giorgio Armani化妝品以底妝起家,分類非常細化,這兩點都是你選擇一個品牌可以借鑒的指標。睫毛膏人人必備,美寶蓮以睫毛膏成名,一直保持著高品低價的優勢,蘭蔻則在刷頭上有非常多的專利,很權威。色彩上,我推薦東方人去嘗試比較東方的品牌,像是Lunasol大地色系的眼影一直都是我化妝箱中的必備。彩妝更加強調單個明星產品,如Nars的眼影,BobbiBrown的眼線膠,紀梵希的九宮格蜜粉及嬌蘭的蜜粉球,都不會讓你失望,它們經過各地市場嚴格的考驗,之所以成為明星商品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