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寶光
1981年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兼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實木家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設計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秘書長,并兼《中國家具協會通訊》主編、《中國家具年鑒》主編、《中國家具》雜志主編、《家具與室內裝飾》雜志編委會主任、《家具》雜志編委會副主任、《中國古典紅木家具》雜志顧問等。
9月9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將在上海舉行。日前,我們就中國家具行業設計現狀、如何提高中國家具設計水平等問題采訪了陳寶光先生。
《 家裝 家居 》:您如何看待中國家具設計的現狀?
陳寶光:中國家具設計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總體來看還不是很成型。家具行業經過二三十年發展,產業有了一定規模,但是設計有些滯后。中國家具設計是從很原始的基礎上起步的,直接借鑒了國外當代設計,因此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很難擺脫別人給我們“模仿、抄襲”的概念。
目前家具設計基本的框架和理念,基本是從西方的包豪斯、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理念延續過來,這背后代表的是西方文化精神,和我們東方哲學理念和傳統文化有著較大的出入。我們傳統文化的虛弱不是近幾十年的問題,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在沒落,受到整整一兩代中國人的質疑,最前端的五四運動,包括魯迅、李大釗、胡適等這一代人,他們都對中國傳統文化采取了一種反叛的態度,這種反叛在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是很正常的,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反叛一直延續到“文化大革命”結束時,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中國文化在一兩代人中間的斷裂。
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是近三十年的事情。經過解放思想,我們逐步才有了今天能夠寬容、正常看待傳統文化的現狀。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根基是缺失的,包括設計,很多直接從國外吸收進來,很難從傳統里面吸收東西,很多設計貌似了繼承一些傳統符號,但都是很淺的。當下中國的家具設計,包括整個工業設計,都處于一種迷茫的時代。我們這一代人,對于傳統文化既想繼承發揚,又顯得力不從心。
事實上,中國家具設計處于初級階段,實際上是和我們文化建設相匹配的。不過近年來我們發展很快,我們設計隊伍在不斷成長,特別是年輕一代設計師,國內的幾個林業大學正在源源不斷的培養出新生的設計師,他們在新的文化土壤上成長起來,一方面既能接受國外新的東西,也能寬容的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家具設計會有一個大的突破。
我特別希望有一種不基于西方主流文化,而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基于幾千年血脈留下來,但又不是單純的民族主義,完全是世界的、現代的中國家具設計。
《 家裝 家居 》:明代家具是否有您“世界的、現代的家具設計”的影子?
陳寶光:明代家具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背景,經過唐、宋的繁榮,明代的國力和文化都得到進一步提升。當時明代很多文人,特別是江南的這部分文人都喜歡寄情于物,包括唐伯虎、文征明等吳門四家及其弟子,都有家具設計這方面的愛好和修養。根據一些專家的研究,祝枝山、唐寅都參與過家具設計。明代家具簡約、流暢的設計風格,與當代設計理念契合,其尺寸的比例,榫卯結構的精巧,都堪稱設計的典范。
我們從傳統家具設計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從工藝上。雖然我們有現代加工技術,但我們應該和傳統技術結合,這樣才有中國家具的特點。而我們現在更多關注比較外在的造型,我們需要更多地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滲透到家具里面。總的來說,我們明代到清三代之前的家具都非常好,那時候我們國力還在,文化信心還在。
我們是一個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絕對不應該封閉。雖然我強調民族性和傳統文化,但不意味著是封閉的。我們的家具設計,應該是開放的,是現代社會、現代生活密切結合的。
《 家裝 家居 》:是否可以理解家具設計水平是和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相適應的?
陳寶光:主要是民族信心。清三代的東西,雖然有繁瑣的不足,但是大氣厚重也是明代家具所不具備的。但是清三代以后,尤其是清晚期的家具,雖然在工藝制造上有所進步,但是明顯有一種弱的感覺,缺少一種渾厚和自信,已不具有三代的神韻了。
《 家裝 家居 》:在家具設計上,中國傳統的文化和西方后現代文化相結合?
陳寶光:事實上,西方家具更看重設計和工藝的結合,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設計理念。此前我去米蘭展,最深的感受不是設計風格多么獨特,而是設計和制造能非常緊密的結合,簡直無可挑剔。而這是目前中國家具中最缺乏的,我們教育過多強調外觀設計的問題,實際上家具設計是一種講求實用,非常綜合復雜的東西。
《 家裝 家居 》:中國家具設計目前主要包括哪些有生力量?
陳寶光:當前中國家具設計的主力軍還是林業學院的老師和畢業生,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和東北林等都有家具設計專業。美術學院相對薄弱一些,清華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都設有家具設計課程。
還有就是藝術家,以798為主。他們更多的把家具設計當做藝術的一部分,他們的設計更像概念設計,比如艾未未也做家具,但不可能量產,和行業有一些區別。當然,他們的設計是非常可愛的,對我們也是一種啟迪。正是有他們的促進,我們才會有提高。
另外就是一批年輕的設計師正在陸續開設自己的設計公司,他們如果能發展壯大,我們的設計就會很有希望。設計作為一種商品,一定可以產生價值,這要成為行業的共識。目前中國6500億的家具產值,基本是賣產品,附加值很低;將來總有一天,中國家具不僅賣產品,還賣設計,提升產品的高附加值,我們這個行業就很有希望了。
《 家裝 家居 》:設計如何才能實現商品價值?
陳寶光:在整個設計層面,企業是我們的骨干,包括中青年的設計師事務所。不過目前家具設計現在還比較難成為商品,從設計稿到方案,還有一個很長的過程。只有買賣暢通,設計才會有生命力。通過市場經濟的杠桿促進設計的發展,比任何扶植都強。
《 家裝 家居 》:本次“家具服務農村”舉行的設計大賽,邀請的主要是院校設計師?
陳寶光:我們之前也考慮過798的設計師,但是他們太高端,考慮到農村市場,他們很難關注這個命題。目前6500億元的產值,基本上是靠出口和一二級城市拉動的。而廣大的農村市場,過去沒有得到重視,現在需要重視起來。農村的消費習慣和居住環境和城市不太一樣,溫度、濕度、起居也都會有區別,所以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去為農村市場做一些設計。
《 家裝 家居 》:上海家具展在產品設計上有什么亮點?
陳寶光:展會商貿的功能更多一些,但在設計上也不乏亮點。中國家具協會主辦的“金斧獎”設計大賽作品將在本次展會上展出,去年9月份在上海、今年3月份在廣州已經對入圍的作品設計圖進行了展出,本次展會將展出最后制作的實物作品,會有代表性。
在設計風格上,預計仍將以現代簡約為主。家具作為一種耐用消費品,設計趨勢具有一定延續性,需要經過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演變,才會形成一種新的潮流。
聲明:此文系中國 家裝 家居 網合作伙伴《 家裝 家居 》雜志獨家原創稿件或者獨家披露信息,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轉貼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請與中國 家裝 家居 網或 家裝 家居 雜志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