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個月,小文就要當媽媽了,因此她對報刊上一些健康營養知識非常重視。最近,她在報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位專家告誡準媽媽:最好從懷孕開始就吃山茶油,因為山茶油里的油酸含量很高,可降低血液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卻不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而且能預防產后肥胖。
這兩年通過媒體介紹,老百姓都知道了橄欖油,知道它對預防慢性病,降低膽固醇和“壞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非常有益,只是價格太高,而山茶油中的油酸含量和橄欖油幾乎相等,因此選擇山茶油就相當于選擇橄欖油。
但筆者認為,準媽媽們更適合吃胡麻油,也叫亞麻籽油或胡麻籽油。
脂肪酸與健康
說到油,就不能不說到脂肪酸。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也就是脂肪,由脂肪酸及甘油組成。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可以通過平時常吃的豬牛羊肉等食物中獲得,所以對于健康人來說,應盡量不吃動物油。
人除了從食物中得到脂肪酸外,還能自身合成多種脂肪酸,但有些脂肪酸是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的,只能從食物中獲取,這就是亞油酸(ω-6)和α-亞麻酸(ω-3),營養學上把這兩種脂肪酸稱為“必需脂肪酸”,它們均為多不飽和脂肪酸。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說,多不飽和脂肪酸能調節血脂,并且它們是很多生化過程的重要調節劑,在協調細胞間生理的相互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多不飽和脂肪酸易產生脂質過氧化反應,因而產生自由基和活性氧等物質,對細胞和組織可造成一定的損傷。
食用油脂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研究發現,單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與多不飽和脂肪酸相近。但大量攝入亞油酸雖能降低“壞脂肪”,同時“好脂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會隨之降低,而大量攝入油酸則無此種情況。所以,從營養學上講,在考慮脂肪需要量時,必須同時考慮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三者間的比例。而在膳食安排上,在降低飽和脂肪酸的前提下,以單不飽和脂肪酸取代部分多不飽和脂肪酸是有重要意義的。這也就是今天許多消費者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或山茶油的原因。
準媽媽與脂肪酸
亞油酸和α-亞麻酸都是必需脂肪酸,而且可以在人體肝臟中經酶催化衍生出同型的脂肪酸,亞油酸可衍生出花生四烯酸,α-亞麻酸可衍生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它們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DHA是視網膜光受體中最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維持視紫紅質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質,它和EPA在體內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DHA還可提高兒童的學習能力,增強記憶。花生四烯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主要成分,在體內涉及有關睡眠、熱調節和疼痛反應等功能。DHA和花生四烯酸是大腦中最豐富的兩種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
研究顯示,膳食亞油酸占膳食能量3%~5%,α-亞麻酸占0.5%~1%,也就是二者比例約為4∶1時,可使肌體組織中DHA達到最高水平和避免產生任何明顯的缺陷癥。我國居民攝取油脂以植物油為主,植物油一般含有10%~20%的飽和脂肪酸和80%~90%的不飽和脂肪酸,且多數為多不飽和脂肪酸,但絕大多數植物油中的亞油酸含量較多,而α-亞麻酸含量較少。
就普通人群來說,增加α-亞麻酸的攝入是必要的,因為α-亞麻酸對于高血脂的生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脂肪酸攝入的不平衡易引發腦萎縮,增加老年癡呆的發生概率。而對于準媽媽而言,α-亞麻酸則有著特別的營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