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到商品,是驚險的一躍,它的結果要么是產生利潤,要么摔死資本家。”

《資本論》里的這句話,揭示了設計創意與商業資本的沖突。而化解了這一沖突,那就掌握了一把名為“工業設計”的鑰匙,便可開啟財富寶庫的大門。
在歐琳集團的展示廳里,歐琳集團的副總裁方斌如此定義“工業設計”:工業設計就是集成式的設計,就是將“用戶需求、設計師審美、工藝的可實現”這三者有效整合統一,創造最佳的消費體驗。
如果說西方人的生活在臥室,那么,東方人的生活就在廚房。當昔日灰頭土臉的灶頭,變成眼前實用、美觀、環保的現代化空間,不由得想借用一句俗語——“不懂生活的廚子不是好設計師”。
美學元素:色彩與結構的統一

據統計,在對人體產生影響的物品中,視覺要素占到83%—87%,其中70%是色彩的因素,因此,色彩在服裝、 家居 領域的應用方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墨黑的油煙機面板上,有一幅星空星軌的圖片,盯得久了,好似一個漩渦牢牢抓住了自己的眼球;一套由油煙機、灶具、櫥柜組成的經典美學廚電,不由讓人想起諾基亞的“口紅”7280;還有一體式廚房的紅黑撞色搭配,身處其中就像走進了法拉利的跑車內部……
在歐琳的設計師團隊眼里,廚房里的色彩需要更多豐富的語言和想象力,一個色彩搭配合理的廚房,不僅能烹制美味佳肴,還能使入廚者心情愉悅,是增進家庭情感,提升生活情趣重要場所。
方斌介紹,我們舉辦過色彩論壇,目的就是探討研究色彩如何跟產品結構相結合,分析不同客戶對不同廚房的需求態勢。并給予不同地域、不同氣候、不同文化、不同年齡結構、不同飲食習慣及不同朝向的廚房用戶專業上的色彩搭配引導。
空間拓展:功能與藝術的延伸

閉著眼睛,伸伸手就能把想要的東西從口袋里拿出來,這是哆啦A夢的四次元口袋的功能。而現在動漫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走進了廚房空間:通過設計,有限的廚房空間能發揮更大的利用率,需要的物品也可以便捷地出現在眼前。
收納空間的設計幾乎是每款廚房空間必不可少的亮點:打開較高的吊柜門,折疊式的兩層置物架伸手便可拉到身邊,更方便的是,上下兩層架子可以如摩天輪般旋轉、互換位置,獲取物品不再需要踩凳子,有效排除了使用者的身高障礙。
而考慮到國人烹飪偏愛調味的習慣,歐琳的設計師將調料瓶、擦手巾放置的架子都采用了與吊柜空間相融合的拉籃模式,需要使用時輕輕一拉便能呈現眼前,不需要的時候推上去即可隱藏——廚房操作面上不再堆積著瓶瓶罐罐,柜體搭配五金件,讓空間干凈簡潔。
歐琳的設計師還結合用戶的反饋,及時巧妙地改進自己的設計。比如,很多煮婦表示,廚房臺面下方設置為抽屜的便利度大大高于柜門。于是,歐琳的全拉出式的抽屜一目了然,不用下蹲彎腰即可輕松拿取物品。
智能集成:習慣與科技的融合
2010年,歐琳聯合中國農科院及荷蘭設計團隊,在上海世博會上推出了全球首款“低碳智能廚房”,向世界展示未來的廚房科技和前瞻性的廚房生活理念。
這款低碳智能廚房打造了囊括“自足式植物工廠系統”、“多功能水凈界系統”、“油煙凈化過濾系統”、“互動式集成烹飪系統”、“人性化自動控制系統”、“嵌入式果蔬清洗系統”、“隱藏式環保真空吸塵系統”在內的“7系”概念,讓上網沖浪、查閱菜譜、采摘蔬果在廚房中成為現實。
“顛覆一個行業的永遠不是業內人”。深諳此道的歐琳不斷引進跨界設計師。例如,奔馳鈑金工程師來到歐琳做指導,連同其他專家攻克技術難題,使得歐琳水槽擁有全球領先的R10小圓角工藝。
同樣是水槽,歐琳的設計師將超聲波的高頻振蕩技術融合進去,一個水槽便能“分飾”洗菜機、洗碗機、消毒柜、水槽四個角色:無論是去除果蔬表面的細菌、農藥殘余,還是清洗餐具,都能由智能水槽來實現。
據測算,人在廚房操作時間的60%到70%都和水槽有關,智能水槽的推出,大大提高了水槽的自動化水平,使得人們在廚房操作的時間平均縮短30%左右,讓用戶在廚房的體驗更為輕松、愉悅和高效。
工業設計:生活與時尚的舞曲
灶臺上方清清爽爽一個櫥柜,輕輕按鍵,吸油煙機像飛機放下起落架一樣緩緩現形……這是歐琳展示廳內的一款嵌入式吸油煙機,智能化的融入,讓現代化的廚房涌現出無限驚喜。
歐琳推出了F05和F16兩款平板側吸式油煙機,兩款產品分別獲得了工業設計的iF獎和紅點獎。
以工業設計為引擎,歐琳先后與德國包豪斯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美院等國內外院校開展合作,并相繼與勞斯萊斯前設計總監曼萊克先生、意大利喬治亞羅公司建立跨界合作,迄今已連續5年榮獲全球工業設計最高獎——紅點獎,并榮膺iF獎、綠色設計國際貢獻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中國色彩應用獎等國內外殊榮,先后參與十余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取得專利470余項。
在歐琳廚房的未來設計中,廚房電器也將成為“大數據”的一員,利用云存儲,也許你就可以得知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這周開了幾次冰箱門,做過幾頓飯,更能實時查詢食譜、觀看烹飪視頻、進行營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