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兒子的中飯之后,陳女士拖著疲憊的身體去了醫院。精神上的障礙加上長期勞累給這位單身母親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身體比常人脆弱得多。雖然每次做飯,她都被廚房油煙嗆得流淚、咳嗽,但她已習以為常,“兒子是寶,為他做頓飯是每天最要緊的事”。
“關愛女性廚房健康戰略工程”行動至今,他們對中國廚房環境問題愈發擔憂,大量女性們在廚房油煙中,“厚德載霧”,“霾頭苦干”,陳女士就是其中一員。
中國廚房有沒有嚴重的“環境公害病”?每個中國人心中都知道答案。但至今,廚房霧霾問題一直都沒有得到社會的重視和關注。因此,由國家婦女發展基金會牽頭籌建的“關愛女性廚房健康工程”戰略項目應運而生。
在戰略指引下,2013年,廚衛企業好太太電器與貧困地區婦聯共同開啟“百城無煙計劃”,對多地的貧困、殘疾、低保婦女或家庭捐贈吸油煙機或燃氣熱水器,切實解決或改善這些婦女的廚房環境。
在項目啟動的第二年,“百城無煙計劃”在全國鋪開,持續發力,希望真正挑動更多人的神經來關注女性廚房健康問題。工作人員并不樂觀,5月31日,又是一年世界無煙日,全球關注,但“廚房油煙”這一女人最大的負擔,卻少人問津。
繞不開的“廚房霧霾”
今年4月,“百城無煙計劃”來到廣東汕尾。在海豐地區入戶調研時,工作人員遇到了陳女士。到陳女士家的時候,她正在給兒子做飯,工作人員想跟隨她進“廚房”的時候,卻被油煙“擊退了”。
“下午我要去醫院,你們隨便弄弄吧。”這位單親媽媽示意胞弟接待。當問及廚房油煙給她帶來哪些困擾時,她答非所問:“你們不要和我開玩笑,這套灶具都用了十幾年了,娘倆吃飯全靠它,沒打算換!”
陳女士家,廚房和衛生間緊挨在一起,僅有兩堵矮墻做了簡單分隔,破舊的房屋雖已經打掃過,但日積月累形成的油煙痕跡卻沒法清理。在中國廚房, 煎 ,炸 ,炒,燜 ,蒸……哪一個字拿出來都是一部歷史,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油煙大,對女人皮膚,心腦血管,呼吸道等有著嚴重危害。高溫油煙中的苯并芘、丁二烯、苯酚等都已被證實為致突變物和致癌物,廚房油煙使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4至3.8倍。
4月15日,《2013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發布,數據顯示:肺癌成為惡性腫瘤發病的第一誘因,吸煙仍是肺癌主因,但這種“男性癌”現在卻在女性中迅速增長,廚房油煙危害首當其沖。
被遺忘的廚房死角
廚房油煙問題積重難返,然而,真正關注者寥寥。
“說來也奇怪,這么大的事情怎么會沒人注意到。”關愛女性廚房健康戰略工程項目組成員回憶,調研中很多人都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因長期爆炒、油煎而布滿油污,這不正是中國家庭廚房的味道嗎?”甚至一些項目組成員起初也不覺得是個問題,“我媽她們還不是這么過來的?”
一輪輪入戶調查下來,他們徹底驚訝了:當抽油煙機幾乎成為廚房必備家電時,在我國農村家庭的普及率還很低,很多農村女性在煙熏火燎中煮飯,廚房布滿黑乎乎、油膩膩、黏嗒嗒的油污;一些老城鎮居民家中,老舊抽油煙機還在超期服役,吸油煙效果嚴重弱化,廚房油煙直接穿堂入室。
“從山東,到廣東,現在到四川,我們已經見過很多家庭的廚房。原本白色的石灰墻早已經被油煙熏的變了色,灶具上早已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煙漬,墻上也凝結了油煙塊,烏黑的油煙像壁虎一樣緊緊“抓在”墻上舍不得下來。這些都快習以為常了。年深月久,深處其間的人更容易不自知。”工作人員回憶說。
誰來真正關注廚房霧霾?
據了解,“關愛女性廚房健康工程”已在山東捐助了200個貧困、低保戶家庭,極大地改善了他們的廚房環境。活動在區域范圍內引發了持續的關注與討論。
2014年,“百城無煙計劃”從汕尾啟動,同步借力眼下最時興的慈善平臺“微公益”,希望通過這些“設計”讓社會普遍關注到廚房里女人的健康。
此外,“關愛女性廚房健康工程”發起方之一好太太電器將關注意識直接植入到了日常銷售中,例如五一期間,與消費者互動,凡購買電器產品,將會以消費者的名義向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捐贈20元,用于為貧困地區女性投保一年兩癌保險。
毫無疑問,隨著“關愛女性廚房健康工程”的繼續推進,社會關注度會逐步提升,但這并不代表著女性廚房健康問題徹底成為社會或單個企業的責任。外部干預僅是“女性廚房健康工程”的起點,個體意識與行動才能讓女同胞真正“身”、“心”健康地享受廚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