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玄關看設計深度
設計師講“嘢”:周穎舫WE
II室內設計事務所合伙人,曾獲評廣州十大最具影響力室內設計師,作品曾獲得廣州優秀 家裝 評選設計一等獎。
曾多次受邀去參觀一些裝修好的別墅和豪宅,發現一種很有趣的現象—— 家居 面積很大,也花了很多錢去裝修,給人無比華麗上檔次的感覺。但進門時往往是一幫人蹲在那里,手忙腳亂的脫鞋換鞋,而玄關的地面上則是一地的拖鞋、皮鞋。至于玄關柜上,也放置了一些價格不菲的工藝品,更多的則是雜七雜八鑰匙之類的瑣碎物品。主人回家后把外衣、皮包往豪奢的沙發上一放,茶幾上放著各種雜志報紙、遙控器、茶具、零食雜物,邊上可能還有一個垃圾桶。坐在沙發上,看著對面高高的歐式壁爐上供著一臺液晶電視,我不知道一般人怎么想,但于我,原來對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在瞬間崩塌。
不能一味責怪業主們缺乏細致細膩的生活習慣及追求,因為國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對美好生活的熏陶,他們缺乏美學的基本常識。真要責怪,只能怪設計師們在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階段就對業主的生活缺乏細致的考量和認知。
人們常說,設計源于生活。 家居 設計是為特定的人而進行的設計,因而設計的基礎應該源于對主人生活需求和習慣的理解和提升。以玄關為例,拋開風格及效果,僅從功能角度分析,在使用功能上,一般情況下承擔簡單地接待、接受快遞郵件、換鞋、存放鞋子、外衣、雨傘,放包及鑰匙等小物品的功能,由于功能較多,如果思慮不周,東西安置不好,空間就會避免不了凌亂。因而設計之初就要進行細致的數據統計,各家庭成員使用手袋的大小、習慣,各季節鞋子的分類、數量(要有發展的預留量),家庭成員及客人的外衣的存放,鑰匙等瑣碎物品也應該有專門的收納空間。

玄關的用處
設計源于生活,這沒錯,但更應高于生活。設計的深度決定了設計的品質及力量,也是設計師內在綜合素質的外在反映。而玄關,這一踏入門廳的區域,這是考驗一個設計師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