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發展由來已久,從2005年開始,在互聯網風潮的推動下迅速發展起來,淘寶、京東、亞馬遜等一系列電商平臺也隨之興盛起來。在以天貓為主的B2C電商平臺里,集成吊頂各模塊產品都有銷售商家,就照明模塊的LED吊頂燈具來看,低價一直都是產品銷售常態。
很多商家標示的價格高于500,但借助促銷等手段,很多產品的實際銷售價格不到300元,折扣甚至低至2-3折。在一般輿論中,低價一直被作為行業不健康的批判對象,那么吊頂電商的低價,是否是行業病態的表征?
現象:低價成LED吊頂燈電商常態
統計數據顯示,在以天貓商城為主的B2C電子商務平臺上,LED吊頂燈具價格低于500元的產品數量占到寶貝總數的74.36%,500-1000元的燈具數量占了15.38%,而高于2000元的燈具產品的比例只占了1.28%。
數據顯示,吊頂電商呈現明顯的低價態勢。電商得益于供應鏈長度的縮短,因而定價較線下渠道更低,可以說,低價是電商渠道競爭優勢的體現,但同時,這一現象也體現出吊頂電商高端產品缺乏、商家價值觀念模糊等問題。
回聲:消費者引發重重擔憂
如果消費者在逛淘寶搜索寶貝時就可以發現,在以天貓商城為主的B2C電子商務平臺上,銷量排在前20位的LED吊頂燈具產品中,除了一款產品沒有參加促銷活動外,其他19款產品都打上了促銷的標簽,限時搶購、裝修季促銷、夏季裸促、虧本甩賣、店慶折扣……各種名頭應有盡有。而在令人眼花繚亂的促銷背后,是集成吊頂電商愈演愈烈的低價漩渦。通過促銷,一款成本價為四五十元的基本款LED吊頂燈具被降到了十幾二十多元。
無底線的讓利除了帶來短時間的受惠之外,也引發了消費者的層層擔憂:低價產品能否保證質量?吊頂電商原本的盈利空間是否暴利?低價競爭帶來了消費者對吊頂電商誠信的質疑,長此以往,吊頂電商的發展之路堪憂。
出路:塑造品牌可持續資源
統計數據顯示,總數占到74.36%的500元以下的LED吊頂燈具,其平均銷量約為4300件,而價格區間在500-1000元的LED吊頂燈具,其平均銷量約為4000件。相比之下,低價的產品在銷量上并未取得顯著優勢。
由此可見,盡管低價產品數量占據了吊頂電商銷售的主流,但從銷量來看,價格并不是決定性因素。曾有哈佛學者研究各個企業經營要素對于企業競爭力的影響時效,發現價格是最快失效的要素,品牌則是長期的可持續資源。所有的促銷都是為了最大化現有價值,只有通過長期的口碑、服務和精神文化運作的累積,才能最終形成品牌的定價能力,實現吊頂電商行業的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