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常態”已成為時下炙手可熱的詞匯,定制衣柜行業的各界同仁,怎樣理解和看待這個新常態,各方說法不一。“整體衣柜十大品牌”之一的德維爾衣柜認為,目前中國定制 家居 已進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的時期,改革創新已成整體衣柜發展總基調,為此德維爾衣柜耗費巨資聘請巨星黃圣依擔綱品牌代言人打造大眾強勢品牌、首創依人定制的個性化模式、首推行業至高環保“木態板”、引入大數據管理、導入3D云移動系統等,均是德維爾迎接經濟新常態的強有力創舉。
德維爾邀你一起認識“經濟新常態”
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用這一概念分析解釋中國經濟現狀。其要義是,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經濟將告別兩位數增長,進入中速發展新階段。
“新”在哪里?“常”在何處?“新”在“不同以往”,“常”在“相對穩定”。德維爾認為,以新常態研判中國經濟階段性特征,表明“增速回落”背景下,中國經濟正發生深刻變化。尤其對于勞動密集型的定制衣柜行業來說,意味著轉型升級,方能制勝未來。
德維爾轉型升級,擁抱經濟新常態的機遇與挑戰
德維爾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整個衣柜行業無法置身之外,何況定制衣柜行業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代表,同樣面臨“新常態”的相同趨勢,需盡快擺脫傳統發展方式的慣性依賴,主動適應“新常態”下提出的新要求,探索突圍之道。
在國內衣柜市場潛力巨大背景下,只有定制衣柜企業主動轉型升級,調整產業結構、以創新求發展,才能助力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在無形之中為整個行業探索可行之道、為國家經濟做出突出貢獻。
2014年經濟新常態還未全面襲來,德維爾即在品牌、生產、研發、產品、終端、服務等層面進行全方位的轉型升級。
德維爾順勢調整生產經營模式
過去,我國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勞動紅利等模式發展經濟。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勢增量并存,產業向高端、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轉型。這樣的變化為衣柜企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當下,產能過剩已是衣柜市場不爭的事實,高存量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
在此境況下,德維爾適時提出“依人定制”的創新模式,通過3D云移動系統,將全國各地400多家專賣店產生的龐大而繁雜的數據進行歸類、交叉對比和分項統計,形成有用信息,從而指導企業依據不同城市偏好、不同消費者個性需求精準定制產品,它們是真正意義上滿足按消費者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生產,做到實實在在地以消費需求為核心,從產品外觀、功能、細節、銷售過程、售后服務等多方面,審視自己的生產和經營,避免停留在產能過剩時代。
我國歷來具有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力成本低廉的優勢。衣柜生產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由此形成與生俱來的人力成本優勢。但近年來,由于受工資福利、社保繳費、工作環境、勞動強度、權益保障等因素影響,廉價勞動力的“無限量供給”亮起紅燈,行業出現“用工荒”。經濟新常態下帶來的勞動力結構調整,要求衣柜企業引進先進設備,朝現代型企業發展。
2014年開始,德維爾導入大數據管理,解決個性定制與規模生產的沖突。其解決辦法是導入大數據管理系統,建立以成本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在產品及工藝上建立獨特優勢,在定制 家居 市場,開辟成本優勢的藍海市場,避開產品同質化的慘烈競爭。大數據管理大幅度節省成本,體現在:
一個是生產系統。在設計方案確定后,每一件家具的每一個部件都會拆分、轉化為一個又一個的數字,被傳送到德維爾的云數據庫訂單中心,用大數據的方式,指揮每一臺機器生產。在此情況下,生產效率是傳統家具制造企業的7到8倍,材料利用率提升5%,出錯率大幅降低。如此一來,產品成本自然大大降低。
另一個是銷售設計、分析系統,德維爾在終端大力推廣3D云移動接單系統及銷售設計系統。首先,對全國各大城市數以萬計的戶型數據進行收集,梳理出幾十個最基本的戶型;其次,通過在與消費者溝通時,收集信息,例如房屋朝向、戶型、業主身高、顏色喜好與最終選定的方案等,錄入信息庫。當新的消費者進店后,設計師可很快在已有戶型中挑選最貼近的房型,進行微調后開始方案設計。如此一來,便可節省大量的溝通時間成本。
讓創新成為驅動德維爾謀動2015的引擎
縱觀民族衣柜品牌林立,但能成為國際品牌鳳毛麟角,主要是因為中國衣柜企業大多沒有以做強為目標。在“新常態”下,德維爾順勢而為,制定了“做強”方能“謀動2015”的總體戰略方針。
如何做強?脫離不了創新。首先,德維爾加強產品創新,擺脫同質化嚴重的泥潭。其次,加強工藝創新,提高制造工藝水平,確保高品質。最后,加強管理創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生產過程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使整個生產過程可查、可控。
當前,世界科技正處在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前夕,云計算大數據、能源互聯網、泛在智能網等一系列技術取得顛覆性突破,正改變全球產業格局和資源配置方式。中國衣柜必須利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由“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中國品牌”,開辟一片全新的艷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