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經濟走廊,南北分別對接海陸兩條絲路,得天獨厚的優越地理位置加上與中國多年的深厚友情,促成了 “一帶一路”的示范項目。海爾作為最早在這里 “深耕細作”的中國家電企業,一直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央視《數說命運共同體,絲路走起》系列節目在介紹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巴基斯坦時,特別以海爾工業園為例,報道了海爾工程師在巴基斯坦教授技術的故事。
早在2001年,海爾就已經進入巴基斯坦,在拉合爾地區與當地企業魯巴集團合作建立第一家工廠,并先后建成了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等多條家電生產線。截至目前,海爾魯巴經濟區內已經入駐7家企業,形成了以家電生產為中心的一整條經濟產業鏈,年營業額達4億美元。
在這個過程中,海爾一直著力于國際化的經營策略和實現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通過派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培訓當地工人,海爾在巴基斯坦培養了一大批家電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并逐步實現了由高層管理人員到普通工人的徹底本土化。如今,在海爾巴基斯坦工業園內,99%的工人都是巴基斯坦當地人。與此同時,巴基斯坦也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家電制造體系,升級了家電制造標準。
海爾在巴基斯坦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實現了當地化生產、當地化管理,更因為海爾利用自己的技術研發優勢,通過對當地市場需求的深入研究,創新研發出了適合巴基斯坦人生活的家電產品。巴基斯坦家庭一般由6、7人組成,且喜歡穿大袍子,海爾開發了能一次性清洗全家人衣服的“12kg洗衣機”;巴基斯坦夏季氣候炎熱且漫長,但能源十分短缺,在炎炎酷暑時斷電極其頻繁,海爾推出了具備強力快速制冷、高溫不停機的空調,這些產品一經上市就非常受當地居民歡迎。現在海爾已經成為當地知名度最高的家電品牌,產品深受歡迎,根據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海爾家用空調產品已經連續五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洗衣機份額同樣第一。
在“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下,作為最早進軍國際市場的中國家電企業,海爾正在更加積極有力地進行全球化布局,目前海爾在全球已經擁有4大研發基地、24個制造工廠、24個貿易公司,業務和用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這背后,不再只是單純的成本優勢,而是技術與專利輸出,是高度融合當地需求的產品創新。國際化的海爾已然成為中國“智”造的代表,也將是“一帶一路”上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