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小家電戰場上,長期上演著外資與國產的“空對地”戲碼。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上搜小家電,高端系列難覓國產品牌身影。以“電飯煲”的搜索結果為例,國貨多在幾十元到幾百元價位上徘徊,而日貨的定價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有觀點提出,外資把持中國小家電“高空”,國產品牌多數只能在“地面”匍匐前進。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曾指出,長期以來,國內高端小家電市場基本被飛利浦、松下等外資品牌主導。
瞅準中國高端小家電市場紅利,近年來,更多外資聞風而來:松下整合在華全線家電業務,戰略重心轉移至高端市場;并購了西門子的博西家電,近期也釋放出加快占領中國高端市場的訊號;老牌歐洲小家電品牌領豪去年開啟中國市場……
國產品牌在此發力尚淺,但外資品牌方面卻憑借品牌積淀和技術壁壘這“兩把刷子”,全力進擊。
一項針對高端家電消費的調查表明,消費者對知名品牌的忠誠度更高。“提到熱水器,我先想到史密斯,要是買剃須刀,一般只買飛利浦的。”一位消費者如是說。
品牌積淀非一日之功,借此優勢,像英國領豪這類老牌外資小家電入局雖晚,但在國外市場積聚的品牌勢能,確保它們在進入之初便能打開較好的局面。
領豪英文名為Russell Hobbs,是一家英國的家用電器制造商,成立于1952年,總部位于英國曼徹斯特郡(Greater Manchester)的費士沃斯(Failsworth)。現為美國品譜控股公司(Spectrum Brands)旗下高端精品小家電品牌。
“63年來,其設計及出品的世界頂級小家電產品一直備受業界推崇,不斷領導著廚電設計和技術的革新。”
領豪時尚系列化的設計和先進技術的應用一直伴隨其品牌的成長,引領行業潮流。其中國區市場總監徐志強在采訪時提到,63年的品牌積淀之下,領豪多項產品在歐洲、南美等市場“長居銷冠之位”。
在老牌外資小家電采取行動的同時,大家電“血海”里的浮沉過的外資品牌紛紛“出逃”。在LG、松下、夏普、三星等在“舍大取小”的戰略轉型中,羅清啟認為,除了品牌效應,其技術上的創新體系則能夠最大化地釋放產品保障的勢能。
特別是,當外資企業紛紛構建起壁壘極高的技術創新體系,之后再依靠技術“后臺”的保障,使得新產品可以按計劃、有節奏地推出,并在全球范圍內圈占市場。
這種靠技術“打江山”穩步做大的戰略,在領豪這類老牌小家電的發展史上同樣有所體現。
領豪創始人之一,Bill Russell(22 July 1920-16 February 2006)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一直作為英國皇家電氣和機械工程兵在部隊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1947年,Bill Russell從海威科姆(HighWycombe)離開后,從事小家電產品設計,曾設計出彈出式多士爐、熨斗和吹風機。
1952年,Bill Russell與另一位創始人Peter Hobbs一起研發出世界第一個自動咖啡過濾器,1955年,設計出全世界第一臺全自動電水壺……此后,領豪以平均每年兩個系列產品問世的節奏,快速搶占歐洲廚電市場前端。
與之經歷頗為類似的,還有1998年來華的美國A.O.史密斯,一方面堅持高端定位,另一方面則持續發力本土化產品研發,由此保持了近20年來的長足發展。
面對家底資歷深厚的“老外們”,國產品牌還有搶灘高端小家電消費市場的機會嗎?
外資對小家電高端市場的“點射”雖有針對性,但懷有信心的國內小家電行業從業者表示“并不怯戰”。即便曾有人對當前的市場現狀拋出“中國小家電沒有話語權”的言論,但并不意味著中國制造在高端產品研發層面缺乏厚重的品牌積淀和技術革新能力。
不妨回顧,當年大家電混戰中,外資品牌從領先,到被國產品牌迎頭趕上,直至超越,一定程度上或可印證品牌積淀與技術壁壘,并非不可突破。
近期,美的、格力、海爾等國產家電領軍品牌在小家電領域動作頻頻,董明珠前不久更是高調宣稱“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在新一場轟轟烈烈的國貨雄起風潮里,或許國產小家電的好戲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