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行業的競爭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地板企業也開始嘗試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高端化之路,其中,一些企業競爭追求表象,一些則因為片面化發展而折戟沉沙,一些則乘風過浪,勢如破竹。而在各種競爭當中,地板業也出現了不少怪象,今天小編來列數一下。
未對產品內涵進行深挖
要把產品從生產推廣至市場,雖說外部形象占據相當大的分量,但是若缺乏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沒有過硬的技術做支撐,那么其所能凝聚消費者的能力必然只是暫時而非長久。因此,一個產品真正要達至高端境界,地板企業勢必要不遺余力地打造文化內涵,并在產品的科技力上增加重量。畢竟品牌故事、時尚潮流、科技研發力等內涵才是高端化產品的基礎。
過度消費明星
公關促銷在提升任何產品形象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果企業過分依賴明星效應,將其作為高端產品的唯一手段,過度追求轟動效應,那產品很有可能陷入“低俗化”怪圈,縱使有高端目標,也會使產品朝小丑化的方向邁進。
因此地板企業應做長遠規劃,恰當運用明星效應,但切不可過分依賴。
重視品牌維持所需環境的持久力
“不是生產真正奢侈的商品,而是要在削減成本的同時質量能夠繼續保持上乘”已經成了諸多奢侈品的目標。這給我們地板企業帶來了啟示。
要想將自己的地板產品推向高端化,必須要讓整個企業的運作環境更加良性,只有使整個企業能夠進入持續發展的軌道,整體形成良性健康的商業化運作,才能真正意義上保持地板品牌的生命力,這是一場持久的戰爭,只有經歷歲月與市場風云變化的考驗,才能真正意義上創造中國地板行業的高端產品。
缺乏創新的產品組合模式
眾所周知,高端產品依托產品的稀缺性獲得較高的單品收益,但其巨大的廣告投入、員工成本、研發投入等使得大多數產品經營難以獲得較為豐厚的商業回報。因此,地板企業不妨以高端地板產品的作為支點,以其市場影響力,擴大銷售,當然,這還需要一定的先天條件,不少地板企業在產品線尚未成熟的前提下,就心急火燎地推出高端產品,大量入市,使得企業高端化之路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