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幾乎所有行業都關注智能化,尤其在“互聯網+”推出后,很多企業都覺得如果自己沒和互聯網、智能化沾邊,就遠離了時代的風口,于是就出現了不管什么行業,都一窩蜂似的上馬智能項目,陷入“泛智能化”怪圈。
智能化,是互聯網給這個時代提出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行業都能像智能手機那樣全盤邁入智能時代。像油煙機、燃氣灶這類功能性廚電產品,還是要更多傾向于升級本體功能的好效果,從用戶體驗出發逐漸探索如何實現智能化,如果硬性植入互聯網技術,可能就是為了智能而智能,消費者并不會感興趣。
談智能化,首先要厘清產品屬性
智能化浪潮之所以席卷所有行業,一方面是互聯網時代到來的必然結果,而更直接的原因則是,很多行業受到了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取得成功的刺激,盲目地認為只要搭載一個智能操作系統,包裝出智能產品概念,就能夠像智能數碼產品那樣所向披靡。然而,這只是企業一廂情愿的想法,根本沒有考慮到產品屬性這個關鍵問題。
數碼產品能夠成為智能化的急先鋒,與其娛樂性產品屬性是密切相關的。電子產品更偏向于為用戶提供娛樂享受,融入了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操作系統后,可以提供更好的人機交互體驗,擴展娛樂功能,消費者愿意買單。電子產品的基因先天就與互聯網和智能技術存在著“近親”關系,兩者結合更容易,自然會有效果。
而對于更偏向生活功能性的廚電產品,則如廚之寶相關負責人所說,其主要角色定位就是讓廚房生活更人性化。就像油煙機,它的作用就是快速吸盡油煙,給用戶一個無煙更健康的廚房環境;燃氣灶的主要功能是提高熱效率和節能性,讓用戶在快速做出美味佳肴的同時,節省燃氣費用。這些就是功能性廚電產品的創新方向。但反觀現實,又是什么樣呢?
有些廚電企業苦思冥想為燃氣灶搭載一套智能操作系統,用手機對其控制。從技術層面看,用手機控制燃氣灶應該不是很難,但用戶得到了什么呢?假如真用手機控制燃氣灶火力大小,其精準性我們先不去討論,但只需直接調節火力旋鈕就能實現火力控制,為什么還要多走一道手機控制的程序呢?這樣的智能化不是為生活帶來了便捷,而是畫蛇添足化簡為繁,偏離了智能制造的初衷。
用戶體驗,才是智能制造的真諦
廚電智能化是趨勢,但企業也要看到,智能制造的最終目標是為用戶解決問題,給用戶提供更好的人性化體驗。因此,廚電企業應該更多為用戶考慮,把廚電的本體功能做到位,從效果出發,逐步利用智能技術,而不應該對智能化廚電進行庸俗化理解,只是簡單粗暴地植入智能技術。
在這方面,一些廚電企業值得整個行業學習。像老板電器,把吸油煙機的大吸力效果做到了極致,極大地改善了用戶的廚房環境。帥康則根據國內消費者的身高特點,改進了產品結構,研發出防碰頭油煙機,防止用戶烹飪時碰頭,其實這只是在產品設計上做出一些小小的改變,但是給用戶帶來的人性化體驗卻是非常好的,因而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紅外線聚能灶領導者廚之寶,在廚電智能化的喧囂下一直耐住寂寞,堅持做熱效率更高、更節能的紅外線聚能灶。這份堅持為消費者的帶來的就是,通過獨創的“中空環回”燃燒技術和“堇青石輻射板”柔性密封技術,提高了燃氣灶熱效能,烹飪效果更好,而且即使有水或食物不慎落到燃氣灶上,也會被超高溫快速蒸發,不會堵塞氣孔造成燃氣外溢給用戶安全帶來威脅。這種人性化體驗,是不是比那些生硬植入的智能技術帶來的效果更好?
在廚電行業,廚之寶的體量不是最大的,但是在關注用戶體驗方面卻是最用心的。通過17年的堅守和推廣,廚之寶不但打開了紅外線聚能灶市場,甚至讓華帝、帥康、美的這些廚電大佬也不得不進入紅外線聚能灶領域。這不僅是市場主導的作用,更是廚之寶對廚電本體功能堅守的結果。
從提升廚電產品本體功能和人性化體驗層面看,老板、廚之寶、帥康等企業無疑值得用戶為之點贊,值得整個行業點贊。更加注重產品功能性的廚電行業,應該多一份對智能廚電的思考,少一份跑步進入智能時代的大躍進心理,避免讓功能性廚電產品陷入泛智能化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