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界又炸鍋了,央視財經《消費主張》欄目5月27日播出“中日電飯煲哪家強”專題,專門考究了“去日本買個電飯煲”的說法,并將中日IH智能煲做了盲測對比,美的鼎釜IH智能煲作為國產代表單挑三款日本IH智能煲,結果勇奪第一!
為什么民間會認為日本電飯煲做出的米飯好吃呢?原來他們在拿日本幾千元的IH電磁感應電飯煲跟中國的1、2百元機械飯煲作對比,這種“田忌賽馬”的方式自然覺得中日電飯煲差異大,但如果同樣是IH智能煲,結果可就反過來了。
IH實際就是英文“電磁加熱”的縮寫,這種電飯煲叫作IH電磁感應加熱式電飯煲,國產一樣有IH智能煲,價格通常在七八百元以上,而日本的IH智能煲價格更高,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也有。這種IH智能煲不是傳統機械煲的底盤加熱,而是采用電磁加熱的原理,有多重線圈環繞內膽,實現了對整個內膽的均勻環繞加熱,做出來的飯自然更好吃。
央視財經為了測試,專門選擇目前國產IH智能煲最新款的“美的鼎釜”作為挑戰者,單挑日本三款電飯煲。市場售價不到3千元。另外三臺是日本品牌,市場售價都在人民幣5千元左右,其中2臺是采用100V電壓的原裝產品,需要配變壓器才能使用;另一臺是專門銷往中國地區的產品。
四款電飯煲用的是同樣的東北大米,同一種品質的水,分別依據各自的說明書來放米和水的用量。
盲測量表給米飯做出感官評價,打分表列出的氣味、外觀結構、適口性、滋味等項目,是依據國家標準《稻米、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方法》來設定的。
測試結果:
放在B位置的“美的鼎釜”得分最高,而且價格還是最低的!
實驗室測試是否會有偏差?央視財經繼續召集人員,這次是三十名幾乎每天都要做飯的普通居民。他們大部分是年老的退休人員,還有幾名是全職家庭婦女。這次鼎釜奪得了8.2分,在最強的“中國大媽”看來,鼎釜煮出來的飯,好吃程度跟日本5000多元的IH煲沒有什么差別。
電飯煲專家揭示“鼎釜”好米飯的奧妙:鼎釜是通過多段IH加熱技術取代熱盤式加熱,解決了燜飯過程中對大火力、大沸騰的要求,而且特具雙向沸騰、高溫補炊功能,帶出中國傳統柴火飯特有的燜香口感。相關智能控制技術還在日韓申請了專利,這還是中國小家電首次在日韓取得專利。
結論:國產電飯煲不輸于日本品牌
記者在廣東和浙江兩地組織了上百人展開米飯品嘗活動,通過拆解鍋體,發現了國產和進口產品的材料不同、設計不同。
可以說,同為四、五千元以下的產品,國產的IH電磁感應加熱式電飯煲,是不輸于日本品牌的,甚至可以說,在性價比上還要優于日本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