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恩下班回到家,家里一切都被機器人收拾干凈,可以很放松的不用和煩人的“家務活”戰斗,休息一下就可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口渴也有機器人管家自動遞送飲料....”這是最近熱映的電影《超能查派》中的一幕,雖然感覺有點脫離目前的科技現實,但是其實也說到了一個和家庭智能化相關的點:減輕用戶的家庭負擔,改善用戶生活品質,這就是智能家電的本質。
“家電智能化”這個口號在一兩年前就被提起來了,尤其是今年更成為家電行業的重要熱點,在今年三月份的中國家電博覽會上,智能家電產品成為AWE2014當之無愧的主角,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電飯鍋、智能空氣凈化器等一應俱全。無論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無論是行業領軍者,還是業界新廠商,大家都一股腦的投入到這個家電智能化浪潮中。
在這里,不禁有個疑問,中國家電行業做好了迎接智能時代的準備了嗎?
業界預測,到2020年,我國智能家電的整體產值將突破萬億元,其中智能硬件產值將達6000億元。但是至今中國還沒有一套由政府公布的統一的關于智能家電行業的標準,所以大家看到不同品牌的智能家電,采用的是不同的app來控制,甚至是同一品牌不同種類的產品也采用不同的app控制,這會導致消費者使用上的不便,也違背了智能家電是為了減輕用戶的家庭負擔而存在的本質。
也就是因為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導致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出現了困難。“現在去買家電,無論是大件的電視、洗衣機、冰箱、空調,還是小件的熱水器、掃地機器人甚至是電飯煲,基本都是智能的。到底買哪個才好?”現在年中家電銷售旺季即將來臨,電商的大規模促銷活動即將開始,很多消費者都在苦惱,到底要選購什么樣的智能產品才行。
在缺乏行業標準的情況下,我們在選擇智能家電的時候,建議還是以選購大品牌的產品為主,大品牌的智能產品在產品的設計上會更加完善,即使撇開智能不說,大品牌產品的功能設置也是更為人性化,更值得大家信任的。
在這里不得不提美的這個國內家電行業的領軍品牌。它的智能產品的發展思路是別具一格的,它在去年就發布了一個叫”M-Smart的智慧家庭發展戰略”通過智慧管家系統、M-Smart、M-BOX這三大系統為消費者提供最新的智能硬件和智慧的生活方式。簡而言之,是通過大數據的導入,云計算的應用,多傳感器的配置,為用戶提供極其便利的生活體驗。
市場上的其他品牌推出的智能化家電產品,大部分是以互聯網app應用和操作為核心,這只是部分智能,是利用了現在發達的互聯網技術來改變了家電產品的操作體驗,并沒有真正減輕用戶生活負擔。真正的智能化產品,是以消費者的用戶需求為核心的,真正解決用戶使用中的難點痛點,能改善、提高消費者的生活品質的產品。而以智慧、健康、節能為核心的美的M-Smart智慧家家庭戰略,是通過旗下的“空氣智慧管家”、“營養智慧管家”、“水健康智慧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四大智慧 家居 管家系統,真正全方位的為用戶服務。
以“營養智慧管家”為例,這是一套主要基于美的廚電產品的系統,在使用中,智能廚房能夠提供時令美食、推薦菜譜、定制食譜等個性化服務,冰箱可識別每份菜單的營養成分,提醒哪些食品即將過期,實現冰箱食品營養管理。而且整套體系里面的家電產品都是互聯互通的,用戶只要在應用商店下載安裝一個名叫“美居”的app,就能對家里的所有美的智能產品進行控制,非常的方便。
雖然國家標準有一定的滯后性,但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是不會停止的,雖然中國家電行業中很多廠商的智能發展戰略還很不清晰,不過美的已經準備好了,依托產業群的優勢,回歸生活,解決消費者最核心的訴求,最終還是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給消費者提供最專業的智慧 家居 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