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8日,由上海市建筑學會、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和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發起主辦,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城市建筑文化論壇,在南京東南大學拉開帷幕。本次論壇得到華東地區六省一市各大設計院以及建筑高校的鼎力支持,并得到30多家國內外大眾和專業媒體的關注,包括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上海大學建筑系、上海交通大學建筑系、中國美術學院、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安徽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蘇州科技學院、南京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單位。這場匯聚了400多位來自建筑界、文化界、藝術界的專家學者以及政府代表和媒體人士的大型活動,是繼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屆城市建筑文化論壇之后,又一場以推動和繁榮中國城市建筑文化為目標的年度跨界交流盛會。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城鄉之間”,東南大學副校長、教授王保平,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張樺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他們肯定了本屆論壇開展的目的及必要性,并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更加有效地實踐多領域跨平臺交流,真正將“城市建筑文化論壇”的精神和理念發揚光大。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教授、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韓冬青、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丁沃沃兩位共同主持大會,主論壇上程泰寧、夏鑄九、魏敦山、周嵐、王偉強五位知名建筑師、學者、城市管理者,結合多年來在城市建筑文化領域的研究和實踐經驗,帶來了精彩激昂的主旨演講。
作為本次論壇的第一位主旨發言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程泰寧,以“語言.意境.語境——當代中國建筑理論建構的一點思考“為題,提出中國現代建筑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強勢影響之下,面對“千城一面”和“缺乏中國特色”的公眾評價,應建構以“語言”為工具(手段)、以“意境”為美學特征,以“境界”為本體這一具有中國智慧的建筑理念,作為我們在建筑上求變創新的哲學和美學支撐;
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夏鑄九的發言主題是“一個領導權的戰略——都市文化作為異托幫之營造”,他認為過去習見的空間虹吸攤大餅式的發展方式,表現了對土地利益的貪婪,不但破壞了生態環境,而且切斷了地方歷史。新城鎮化過程,應該實現市民的都市空間使用價值,實現對城市的歸屬感,這才是深層的社會需要(social needs)。這種希望的空間是對抗全球主義與消費主義的領導權策略,是空間的想象,也是城市設計的目標,是地景與社會的雙重更新。
演講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資深總建筑師魏敦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總建筑師魏敦山以“城鄉之間——真正城市化的發展視角”為題,對城鄉之間的郊區、小城鎮能否成為解決目前城市化“化地不化人”,推動城市化實質水平進一步提升的希望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應該在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外移,合理地控制地價與房價,加強城市監管幾個方面未雨綢繆,提前預控。
城市管理者代表江蘇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廳長周嵐女士發言題目是“提升城市空間文化品牌的省城行動——以江蘇城鄉規劃建設實踐為例”,她認為城鄉空間的問題是經濟社會問題的投影,改變城市空間文化特色缺失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門更是責無旁貸,近年江蘇省通過制定空間特色專項規劃,舉辦建筑創意設計競賽和江蘇省園藝博覽雙年會,“規劃-建筑-園林”三者聯動,以實際行動推進城鄉空間品質提升,讓城市和鄉村真正成為人們宜居和樂居的家園。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規劃系教授王偉強以“進不去的城,下不去的鄉——從城鄉之間的三個故事看新型城鎮化路徑”為題,他認為面對鄉村大規模的加速萎縮,以及與之相伴的是鄉土文化、傳統文化的衰竭,他以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應以產業經濟幫扶與社會組織重構回歸鄉村建設的本質,鼓勵更多的人回鄉創業并成為鄉村建設的主體,真正實現建成環境的改善,實現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UACF 城市建筑文化論壇組委會聯席會
當天下午,UACF 城市建筑文化論壇組委會召開了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聯席會議,20多位組委會代表出席,會上商討了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的增補,并對今后論壇持續發展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向。

“城鄉彌合”第四屆城市建筑文化論壇圓桌對話
為擴大UACF城市建筑文化論壇的影響,提供一個真正開放的跨界交流平臺,下午舉行的分論壇以二場圓桌對話的形式展開,就“城鄉彌合”,“城、鄉共生”二大議題進行深度交流。二場圓桌對話同時進行,分別由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董衛、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筑師沈迪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趙辰、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建筑師、徐延峰四位作為主持,每場圓桌對話有二十多位來自建筑高校、國有大院以及民營建筑設計單位的嘉賓發言,互動交流,有的還與聽眾展開問答。嘉賓們各抒己見,他們深刻的剖析和獨到的見解不僅讓參會嘉賓對中國建筑文化的現狀、意義等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也更加堅定了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弘揚中國建筑文化的決心。
本次論壇的成功召開,昭示著在提升中國建筑設計水平、弘揚傳統建筑文化價值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隨著UACF城市建筑文化論壇組委會每年工作推進,相信在華東地區六省一市乃至全國各地城市建設者和社會人士將越來越多地關注城市建筑文化,參與到傳播和建設建筑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行動當中,在UACF論壇的平臺基礎上不在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本次論壇通過反思和梳理城鄉之間的文化脈絡,力求重建城鄉一體的文化認同。論壇的成功召開,昭示著在提升中國建筑設計水平、弘揚傳統建筑文化價值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相信華東地區六省一市乃至全國各地城市建設者和社會人士將越來越多地關注城市建筑文化,參與到傳播和建設建筑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行動當中,在UACF論壇的平臺基礎上不斷增強跨領域合作和交流,為實現中國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復興做出貢獻。
[第四屆城市建筑文化論壇圓桌對話嘉賓]
“城鄉彌合”主持人:
董衛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教育部城市與建筑遺產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
沈迪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建筑師
嘉賓:
韓冬青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院長,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
王建國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全國建筑學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
李振宇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院長
梅耀林 江蘇省住建廳城市規劃技術咨詢中心主任
王 軍 新華社高級記者 、《瞭望》周刊副總編輯
劉恩芳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
倉慧勤 江蘇省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院長
段 進 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建筑學院教授
陳 薇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建筑歷史與理論所所長
陽建強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城市規劃系主任
章 明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
童 明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教授
陶 滔 五合國際總規劃師
黃印武 云南沙溪復興工程瑞士方代表、建筑師
王 竹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鄉村人居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鞠德東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名城所副所長
王海松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上大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
葛 明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副院長
章菊新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副總監、專業院總師助理
周紅雷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總建筑師
戴代新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副教授
楊冬輝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城、鄉共生”主持人:
趙 辰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
徐延峰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建筑師
嘉賓:
劉青昊 南京江北新城指揮部土地規劃部部長
丁沃沃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教授
馮金龍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 雷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教授、可持續鄉土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張雷聯合建筑事務所創始人兼總建筑師
張 彤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建筑學院副院長
馮正功 蘇州工業園區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左玉瑯 安徽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院長
施祖元 浙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
侯 偉 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
劉小檀 江西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院長、黨委書記
藍 建 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總建筑師
周 凌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
傅 筱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教授、集筑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
張 宏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建筑技術所所長
張 松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教授
劉志軍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創作所所長
謝 崗 AAI國際建筑師事務所執行副總裁
薄宏濤 筑境設計董事副總建筑師,上海公司副總經理
楊小軍 南京匡合國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廖 方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原創工作室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學會青年工作部副主任
丁 順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都市建筑設計院創作中心 主任助理
潘海迅 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三所所長、設計總監、副總建筑師
謝明瑞 南京大學建筑與城規學院兼職教授,江蘇中堂建設發展有公司董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基建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