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電業下行壓力較大,內外需求市場日益緊縮。“新常態”經濟形勢下中國家電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深度震蕩期。海爾、格力、美的三大家電巨頭跨入“千億俱樂部”后,中國家電行業沉寂了多年。
日前,一個擁有四大國際、國內知名家電品牌的新家電巨頭在經銷商會議上提出宏偉目標:“用5-10年,銷售額達到千億規模。”它就是成立不足一年的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重組之后的惠而浦逆勢爆發,提出新5年期規劃,向千億帝國發起沖刺,所圖非小。惠而浦中國采用“多品牌運作、加大品宣投入、本地化運作”三大戰略,蓄勢待發。
將差異化進行到底,多品牌多運作
與合肥三洋并購后的惠而浦(中國)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四個品牌,各品牌在定位和產品風格上已經進行了區隔。
惠而浦作為戰略性品牌,定位于高端市場,產品設計走歐美簡約路線;三洋帝度仍然保持主力品牌地位,產品風格偏向日韓風;榮事達則定位為有特色的,高性價比的品牌,聚焦重點市場,充分發揮品質優勢,打造更適應消費者功能性需求的產品品牌。
實際上,多品牌化的運作模式是惠而浦慣常使用的戰略,已經小有斬獲。比如在巴西市場,惠而浦所擁有的Brastemp及Consul等品牌,都分別贏得了不同層次消費群體的青睞和追捧。
一直以來,外資企業偏安一隅,只注重單一區間市場已經成為常規。惠而浦則打破這一常規,通過多品牌運作打入各個層級消費市場。不僅使得品牌張力增加,還降低了市場風險。
目前惠而浦已經充分覆蓋中國市場各個消費階層。對此,惠而浦公司副董事長邁克爾·托德曼顯得頗有心得,“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不能只看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國的二三線城市,甚至是四線城鎮,正在顯現巨大的消費需求和市場潛力。我們會尊重當地的消費者,并通過資源整合,推動和加強當地品牌的發展。”
據悉,惠而浦在中國已有34個銷售分公司和8000多名銷售代表,超過30,000家銷售網點。
整合資源,聚集品類
通過整合,惠而浦不僅增加了品牌維度,還迅速擴充了產品品類。惠而浦主品牌厚積薄發,本身是電動洗衣機、對開門冰箱、太空廚房的發明者,且有著白電銷量連續14年全球領先的基礎優勢。
三洋和帝度則各有所長。作為中國家電變頻技術領航者,僅僅用六年時間,三洋就實現洗衣機銷量從40萬臺到400萬臺的爆發式增長。新生代品牌帝度更是表現不俗,不僅創造了中國首臺極地冰箱、并連續四年成為南北極科考隊專用冰箱。
雄厚的品牌基礎和突出的技術專長,增加了惠而浦品牌集群將在冰箱、洗衣機方面持續發力的信心,進而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除冰洗品類外,惠而浦公司還成立專門的小家電及廚電事業部,有關廚電及小家電的整合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扎根本土,堅守中國市場
近年來,中國家電新興勢力的崛起讓不少外資企業開始對中國市場猶豫不決。托德曼強調說,“如果我們進入中國時還存有困惑,但今天,我們非常肯定也十分堅定地決定與中國市場一同發展。20余年的堅守,是惠而浦對于中國經濟、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信心。而中國于惠而浦的下一個百年征程而言,亦有重大意義。
為了加強決策效率并迅速適應本地市場,收購三洋后,惠而浦沒有替換原有團隊,而是保留了本土管理和運營團隊。總部部署,本土公司負責發展。
惠而浦全球的共同的目標和追求是“產品領先、品牌領先、運營優化和人才卓越”,在各個區域市場,惠而浦都在通過本地化踐行這一目標。
此外,惠而浦還在合肥成立了惠而浦大學泛亞分校,并計劃與當地的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從領先的根源——人才方面入手,加強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