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伊始,“互聯網+”猶如一場風暴迅速席卷各行各業,擁有強大互聯網基因的新興 家裝 企業開始大行其道。搭載上“互聯網+”的快車后, 家裝 O2O可以說是真正迎來了顛覆變革的最佳時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創業者選擇從一開始就抱著想要徹底顛覆傳統 家裝 的心態來做互聯網 家裝 ,可惜的是,實際行動卻難以與響亮的口號吻合,執行落地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時候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面對傳統 家裝 的諸多痛點,互聯網 家裝 真的一一解決了嗎?現在談顛覆是否還言之過早?此刻的我們是不是更需要去做一些對這個行業真正有所改變的事情呢?
互聯網 家裝 過熱,企業不能一直做加法!
傳統 家裝 行業痛點多多,諸如信息不對稱、行業不透明等問題屢見不鮮。而互聯網 家裝 整合了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讓行業信息和價格都趨于透明。問題是整合產業鏈并不意味著要一直給企業做加法。一個企業、一個平臺不可能兼顧到整個裝修過程的所有環節,一味地做加法很容易出現長尾效應,導致事情做得越多卻越得不償失。所以企業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這樣才能找準核心發力點,力求在互聯網 家裝 這片肥沃土地上占有一席之地!
優我 家裝 修網主打半包和比價,旨在盡最大可能幫助業主完成整個裝修過程,徹底解除業主的裝修煩惱,讓裝修成為一種品質享受!
拒絕“套餐價”成為“價格戰”的升級版
市場上很多 家裝 O2O平臺都采用套餐模式,599元/㎡、699元/㎡、999元/㎡這樣的價格屢見不鮮、噱頭十足。套餐的出現無疑會給一些不愿操心裝修事宜的忙碌工作者提供便利,但這同時也是它的缺點所在。首先,該模式的目標用戶群相對較小,局限于一些怕麻煩的年輕群體。其次,在套餐之余如若想要求個性化的訂制,則價格就較為昂貴,背離了最初固定套餐價模式的全包初衷。再者,競爭開始相對同質化,699元/㎡的出現帶出了一堆399元/㎡、499元/㎡等的低價效仿者,其質量又參差不齊,讓消費者更是越發摸不著頭腦。
而在小編看來,“套餐價”不過是“價格戰”的另一代名詞而已。打著“套餐”這個新包裝的名義,根本算不上是一種顛覆!能夠在第一瞬間吸引業主的是低價這一點沒有錯,但對業主而言,最關心還是套餐內的產品質量。披著套餐模式外皮的“價格”之戰,在互聯網 家裝 大市場里勢必不會長久。
作為后起之秀的優我家并沒有選擇一貫的套餐模式,而是以半包為主,首創“10+3+1”的競標模式,提供“裝修管家”免費監理服務,獨創建材“帶我買”模式,讓業主在專業監理的指導下,享有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
著眼用戶體驗,注重個性化
互聯網 家裝 業畢竟屬于服務型行業范疇,影響其自身生存發展的一個關鍵便是用戶的體驗。
1.行業信息透明化
以往傳統 家裝 的行業信息不透明主要體現在價格體系的不透明。不管是裝修公司還是商家都認準了業主對建材價格并不了解這一弱點,存在著一些以次充好、胡亂開價的情況。這也導致了后續業主對商家、裝修公司以及整個行業的不滿及投訴,讓行業信任度一降再降。優我家則不同,其獨創“帶我買”模式,派出專業監理陪同業主購買指定品牌的產品,以為后續的質量問題掃除后顧之憂。
2.溝通信息對稱化
互聯網裝修平臺本身的用戶定位多是80后、90后這樣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一族。但就算是年輕人,對裝修知識還是知之甚少。對于裝修應該選用哪種風格、哪種材料,業主其實并不清楚。所以,裝修公司、設計師一定要與業主做好溝通,盡最大可能滿足業主的合理需求,以進一步提升業主的滿意度。
3.個性化+規模化
一些追求套餐模式的裝修公司為了降低成本而過度追求規模化,一個“599元/㎡”的設計方案常常要給相當多的業主共同使用,嚴重忽略了用戶的個性追求!所以裝修平臺必須將二者結合,在追求裝修個性化的同時,考慮用適當規模化來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實現盈利,以達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小編認為,傳統 家裝 的諸多痛點還亟待互聯網 家裝 業的真正解決。所以說,互聯網 家裝 業的道路才剛剛開始,現在談對傳統 家裝 的顛覆真的還言之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