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大潮之下,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慧”,智能的觸角延伸到了生活的每個角落。但是在購物、出行、教育、醫療都逐漸智能化之后,建筑這個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必備場所卻似乎在“智能化”的隊伍中掉到了后排。擁有140年歷史的東芝集團給人們的印象一直只是一家傳統的日系家電集團,但是東芝依靠整合自身在多項業務上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幫助現代建筑變得更智慧、更節能,一張智慧建筑的宏圖正在展開。
未來智慧社區 展現智能脈絡
作為一家擁有140年歷史,見證了無數城市變化同時又保持創新活力的企業,東芝對建筑科技的發展脈搏擁有自己獨到而又犀利的認識。東芝(中國)有限公司銷售本部社區解決方案企劃部部長金剛石在智能建筑解決方案介紹中表示:東芝集團自成立以來依靠各個行業的領先技術,推出了很多世界領先、或者亞洲領先的產品,比如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這都是東芝集團在日本首次研發出來的。世界第一個筆記本電腦,世界第一個NAND型存儲器,這些都是東芝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出來的。除此之外,日本第一個白熾燈泡,世界第一個變頻空調,世界第一個每分鐘速度超過一千米的高速電梯,日本第一個帶有節能功能的樓宇能源管理系統,這也都出自東芝之手。
隨著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社會需要直面的問題越來越多,城市化、環境保護和醫療健康成為了其中的重點。為此,東芝今后將集集團之力,為解決中國所面臨的城市重點課題做出我們自己應有的貢獻。 2013年東芝集團成立了東芝社區解決方案公司,這個社區解決方案公司整合了整個集團優勢資源,集結了兩個事業部和三個獨立法人公司,專門做社區解決方案事業。兩個事業部指的是社區解決方案(包含樓宇能源管理系統)和水?環境系統事業部。三個獨立法人公司,指的是東芝電梯、東芝空調、東芝照明。
東芝集團敢于繪制這樣的智能藍圖,正是由于東芝掌握著許多方面的核心技術。能源、存儲器和醫療保健設備,都是東芝集團占領先地位的核心技術。東芝能源技術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創造能源。二是輸送、存儲能源。三是有效利用能源。東芝社區解決方案公司,主要負責有效利用能源的業務,在智慧城市、智能社區建設擁有各類前沿的產品和服務。從2010年開始到今年,東芝在全世界范圍內共參與了36項智能社區的項目。通過這些項目東芝發現,智能社區項目有一個共同點,各個項目都是圍繞著建筑的低碳、節能的問題展開的。智能建筑是今后必將成為智慧城市以及智能社會建設中的一個核心內容,因此,東芝在全世界范圍內重點推進智能建筑解決方案事業。
在中國,東芝重點推進樓宇能源管理系統、電梯、照明、空調為主的社區解決方案事業。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引領電梯、空調、照明、自動化四個工作集團,也就是現地法人公司,最大限度發揮集團協同效應,面對中國市場,大力推進智能建筑解決方案事業。而東芝智能建筑解決方案,其主體主要涉及到電梯、照明、空調、樓宇管理系統。
智慧電梯 為安全保駕護航
智慧建筑并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與我們密切相關的各種部品都變得“智慧”起來。東芝電梯(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幡野一尋、東芝開利空調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燚華、東芝照明(中國)有限公司營業部部長周立一同接受了新浪地產(微博)的采訪,介紹了東芝各個事業部的智能化進程。
東芝電梯(中國)有限公司 董事長 總裁 幡野 一尋
由于中國一線城市的土地愈發稀缺,建筑不斷“長高”的趨勢不可避免,然而今年的各種電梯事故和電梯的高能耗卻成為了高層建筑的隱患。對于東芝電梯在安全與智能方面的創新,幡野一尋總裁表示:電梯在采購安裝以后,必須保持安全、安心的運行狀態。電梯和扶梯是運輸乘客的通行工具,但是它跟車輛、地鐵和其他的運輸工具不同,它是全自動、少有人員實時控制的,所以它必須要做到沒有任何人在監管的狀態下,都必須保證萬無一失的運行狀態才行,必須保持它的品質一定要過關。在確保了安全運行之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注重品質,很多的客戶提出了舒適性的需求。電梯在高速運行的時候,更需要有一個能夠平穩、舒適、靜音的運行效果。環保也是另一個重要的訴求點,電梯產品必須對環境是沒有任何的負擔。
電梯的智能對建筑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東芝電梯來說,建筑里所有人員來往運行的狀態優劣就是電梯智能化效果的表現,智能化的電梯能夠預知、并且測算出交通量,從而設計最合理的電梯運行狀態,提升這棟樓的運行效率,讓其更加節能地運行。這種智能化的數據反饋也能反過來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東芝電梯認為品質無外乎兩種,一種是產品本身的品質,一種是服務上的品質。關于產品的品質東芝電梯一直不斷追求至臻完美,從設計到制造東芝電梯每個生產環節都確保產品品質,東芝電梯(中國)有限公司中心實驗室剛剛榮獲CNAS國家實驗室認證,CNAS認證將東芝電梯中心實驗室打造成為權威、公正的評價檢驗中心,東芝將通過這一實驗室全面推進在中國電梯產品研發、生產的檢驗工作,提高產品評價的可靠性,確保用戶安全安心地使用高品質東芝電梯。還有一個重要的是關于服務上的品質,我們都知道電梯在出廠階段不是一個完成品,它是一個半成品,要到客戶的工地組裝,調試,驗收合格正式運行以后才能說是產品的完成,這個組裝過程中需要有很多現場人員的配合,重要的是現場操作人員的能力和他們的技能,這些現場操作人員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夠達到相應的能力水準。東芝電梯在上海、沈陽設有安裝維保人員專業培訓基地,確保安裝維保人才的持續高品質輸送,從而確保每臺電梯產品的安裝品質。所有這些環節完成以后,接下來就是品質的監管,維保的環節。
維保階段可以說是電梯產品交付運行后直至使用壽命終了一個長期的運營誕階段,是與電梯相伴時間最長的環節。在很漫長的維保階段里,如何確保電梯和扶梯使用壽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如何在維保環節中,定期對電梯產品進行檢測,并掌握它的運行情況尤為重要。東芝電梯的遠程監控系統,融合了東芝先進的IOT物聯網技術,通過智能感應技術,能夠預知到這個零配件即將要損壞,維保人員可以在即將損壞的關鍵時間點及時進行更換。這是比預防更為高效的預知方案。通過IOT的物聯網技術,能夠做到非常靈敏的預知性的對對電梯安全情況進行預知性檢測。客戶正在運行的電梯,,通過遠程監控系統與東芝的維護中心聯線,維保人員可以隨時對電梯進行檢驗,知道電梯的使用狀況。中國電梯維保量在不斷的增加,如果光靠人員的對應不足以對應的,東芝希望通過基于IOT技術的遠程控制方式做到全員覆蓋。希望把現場最真實的情況跟數據相結合,通過最有效率的方法做到全面的對應。
智慧空調 樓宇節能大戶
與大多數人的理解不同,建筑的空調暖通已經超越了照明,成為了樓宇能耗的頭號大戶。空調的智能化,能夠為綠色建筑提供極大的推動力。而空調與智能建筑相結合的解決方案,無疑能夠極大地節約能源。
東芝開利空調銷售(上海)有限公司 總經理 楊燚華
東芝開利空調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燚華在采訪中表示:室內空氣品質的改善,原本也是空調應該解決的范圍之一,只是以前消費者的需求是制冷和制暖,把空調提供的功能局限在冷和暖身上。事實上空調本身不僅提供冷暖,更應該提供室內空氣品質的改善。東芝在這方面走在行業里前沿,在室內空氣品質的改善方面有多重的解決方案。
東芝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空調室內機的大風量循環來解決這個問題。在空調室內機的回風口上加裝去除PM2.5的濾網。濾網有兩種不同的選擇,一種是拋棄型的,用了一段時間需要更換,采用簡單的物理吸附的原理。前期成本較低,之后運行費用相對高一些。另外一種方式,是用負離子吸附方式,稱之為電子濾網,實際上把PM2.5經過這一道濾網變成了帶負電壓的離子,再經過第二道過濾的時候產生正離子吸附,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報警后拿下來清洗即可。這種方式初投資相對高一些,之后的運行成本基本上為零。這兩種方案是處理室內密閉循環用的,這種方式去PM2.5的效率非常高。經過第三方機構檢測,室內PM2.5去除率超過95%。
第二種解決方案采用新風模式。新風引入室內的時候,避免新風攜帶PM2.5,在新風機上加裝過濾裝置,讓新風進來前先進行一道初過濾,然后再到室內機的大循環進行二次處理。這樣做的成本看起來很高,但實際上并不高,可能要比要買家庭里用的空氣凈化器還便宜很多。因為它利用了空調本身的設備,因此在民用建筑和商業項目中都會有極高的競爭力。
環保當然不能只關注室內“小環境”。針對國內嚴重的霧霾氣候,東芝還提出了空氣源熱泵這種節能環保的解決方案。東芝依靠技術優勢,能效比現在最多能做到7.0以上。空氣源熱泵不燒燃氣了,污染源沒有了,極高的能效比又省了能源。這一套系統目前在中國還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我們準備在2016年大力推廣。空氣源熱泵的推廣最大的問題是初投資,初期投資高的局限在于單獨要投資一套設備。東芝依靠技術研發,解決了工況不同的問題,實現了冬天用的主機和夏天用的主機共用模式。我們的做法稱之為空調地暖一體機,夏天用它制冷風,冬天用它制熱水。在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節省了安裝空調的空調地暖一體機會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智慧照明 前期規劃助力綠色建筑
在建筑品質需求提升之后,許多之前人們不關注的細節也開始成為熱點。建筑照明就是最近備受關注的焦點。而東芝照明也是集團起家的行業之一,在建筑照明方面也有諸多解決方案。
東芝照明(中國)有限公司 營業部 部長 周立
東芝照明(中國)有限公司營業部部長周立在采訪中表示:在辦公領域耗電量,照明約占30%左右。如何把這30%照明的節電發揮其最大的優勢,是東芝現在面臨最大的課題。在LED領域,東芝擁有非常大的優勢,東芝是百年以上的傳統照明的制造公司,又是將近半個世紀半導體的企業,LED照明是要把半導體和我們傳統照明有效結合,在照明領域提供非常好的系統解決方案。在大的戰略上東芝堅持發展LED,這個戰略不會有任何轉變。特別是B2B領域,現在推廣的產品一定要是節能的。而且現在東芝照明和CES系統解決方案公司開展合作,他們推出樓宇智能能源管理控制系統,這套系統和我們東芝照明有效的結合,在原來節能30%以上量的基礎上,再節能13%到15%。如果能夠在建筑的電氣設計環節切入,可以有效的優化客戶的電器管線方案,貼近客戶需求,為客戶達成LED建筑評級等添磚加瓦,成為我們整合的優勢點之一。
互聯網與智能技術改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很自然地更期待智能與建筑能碰撞出怎樣炫麗的火花。建筑行業涉及的領域繁多,智能化進程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東芝依靠多條產品線的核心技術以及建筑節能領域的成熟經驗,勢必能在智能建筑領域為更多開發商和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