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漂泊在外的子女與家中父母團聚的日子。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過年備年貨的習慣,而一年只能相見一次是相當多家庭的現狀。作為子女來說,只有此時此刻才是面對面對父母盡孝心,因此年貨更是一份孝心。
傳統的年貨,無外乎煙酒、茶葉、糕點、干果、水果等等。而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這些“老幾樣”的確也該換換了,更何況有多少人一年才能見父母一面,這就更應該在年貨上花些心思,真正為父母帶些高品質的年貨。
根據京東發布的《京東洞察:回家的禮物》(以下簡稱“洞察報告”)顯示,絕大多數留守父母平日生活非常節儉,結余下的錢也往往是留給子女,這也是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家電是老百姓平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父母們往往奉行節儉的原則,因此家電使用年限都非常之長,不到修不好的地步是堅決不會換的,畢竟作為耐用消費品,大家電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家電的功能和質量對生活水平的影響非常之大,老舊家電往往伴隨的是功能的落后,性能的缺失以及部件的老化,這些都間接的降低了父母平日的生活質量。
洞察報告中對留守父母家庭的老舊家電進行了報道,如使用了達15年之久的老舊冰箱,在當初還算是“大容量”,而現如今卻已跟不上生活的需求。此外冰箱內部異味嚴重,已經不能單單靠擦洗解決了,且蟑螂滋生。冰箱門的鐵材質經過多年的使用已經出現了翹起和嚴重生銹的情況,與密封條貼合不嚴,保溫效能很差。又如空調制冷效率低,功能不完善無法調節舒適模式,洗衣機清洗衣物不徹底,甩干功能近乎于沒有等等。
本來平日就無法陪伴父母,父母們卻還在用著功能不全性能落后的家電,那么在過年回家的時候,給父母送一些家電作為“年貨”,是不是既可以讓年貨變得有新意且實用,還能真真正正的盡一片孝心呢?
對此筆者隨機調查了幾個對象,在他們當中,幾乎所有人都對“把家電當做年貨送給父母”表示贊同,這說明“老舊家電超期服役”的狀況普遍存在著。此外,“春運”是每年一度的中國人大遷徙運動,能夠買到回家的車票已實屬不易。遙遠的路途和擁擠的車廂,此外還要“背包握傘”、拎著年貨,力不從心在所難免。數據顯示,近30多年來,春運大軍從1億人次增長到2015年的37億人次,相當于讓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總人口搬一次家。2015年春運從2月4日開始, 至3月16日結束。旅客人數為歷年之最,運力投入為歷年之最,但“一票難求”并未根本緩解。即將到來的2016年春運,也必將是嚴峻的,這是何等的可怕。
而選擇家電作為年貨可以說是一件一箭雙雕的事情:既從根本上改善了父母的生活質量盡了孝心,并非流于形式,同時又免去了在歸家途中拎著大包小包年貨的尷尬。別看是“空手回家”過年,但依靠如像京東等電商企業的優質服務,年貨還能先于人到家!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返鄉人選擇在電商選擇家電作為年貨首選。
此外隨著“京東幫”服務店的發展壯大,即使收貨地址處于較在偏僻的村縣,大家電類貨物依舊能夠順利送達。而且“京東幫”服務店還能解決大家電的維修問題,萬一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也不必費盡周折維修,就近即可。36萬行政村的覆蓋極為有效的解決了5、6線城市家電網購渠道拓展的難題。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春節了,年貨的準備確實要提上日程了。如果你既想真正的盡一片孝心,又不想讓毫無新意的傳統年貨成為回家途中的負擔,那么“空手回家”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作者:李右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