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宮羅漢床
前些時間和朋友閑聊,無意中談到紅木家具,他拿出照片讓我看他新得的一套紅木圈椅。那是一套很精美的明式圈椅,材質像是花梨木。他得意地說,這是他收藏的第一套紅木家具,據說是武則天時期的,他撿了個漏,才幾十萬。
唐代?紅木家具?我瞬間石化,難不成武則天穿越了?
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國古典紅木家具的由來和發展,不要盲目跟風而鬧笑話。
紅木家具是用明清傳統工藝制作的名貴硬木家具在江浙等地的俗稱,后來成為全國通用的名詞。紅木家具和明代的歷史名人鄭和有直接關系。據紅木中國國家標準的第一起草人楊家駒介紹,鄭和七下西洋,途經越南、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斯里蘭卡、印度和非洲東海岸,帶去了中國的絲綢和瓷器,而每次回國,都帶回紅木做壓船艙之用。木質硬重、結構細膩、紋理漂亮的紅木,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下制造成家具、工藝品及園林設計建筑,其堅固程度和美觀實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因此,專供皇宮帝后們享用的紅木古典家具出現了,其制作工藝水平也開始走向歷史巔峰。
相傳,明王朝的能工巧匠曾官拜工部侍郎、尚書,而且曾有兩位皇帝親身參與過制作家具,其技藝高明甚至超過御用工匠。紅木家具在皇族的崇尚中迅速發展。后來,隨著航路的開放,紅木大量輸入,后來明王朝覆滅,紅木家具才流散到民間,成為高官富商的追捧之物,進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象。
直到今天,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對紅木家具知識了解的深入,從文化名人、商政精英到新富階層,在 家居 品位選擇上,逐步認識到紅木家具的深遠魅力。(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