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在公眾意猶未盡的吃喝玩樂中“轉瞬即逝”。10月8日的寒露節氣也跟著悄悄走過,這標志著秋季的正式開始!地面的露水將更冷,甚至凝結成霜。一念及此,幾乎人人都會感到陣陣寒意,甚至聯想到冬季的冰天雪地。在秋季來臨,冬季即將接踵而至的時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如何健康取暖、科學取暖而大開腦洞、大費周章。
傳統取暖短板愁壞業主,無奈只能見招拆招。
據“中國冬季取暖指數大調查”數據顯示,冬季有超過80%的人選擇取暖且取暖的目的多是為了顧及嬰幼兒及老人,不過讓人不容樂觀的是:調查對象中對家里取暖的不滿意比例高達75%,且有超70%的人對取暖設備缺少安全感,有接近75%的人認為取暖的舒適度欠佳。通過“中國冬季取暖指數大調查”的數據可以發現,中國冬季取暖面臨3大痛點:冬季取暖安全系數低、消費者的滿意度低、取暖舒適度亟待提升。
正是由于冬季取暖存在諸多痛點,才讓業主,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及嬰幼兒的家庭對于冬季取暖“頭大”。家在北方的家庭因為有政策紅利,能夠采用集體供暖,但即便如此也常常有暖氣不暖的“凍人”尷尬。對于家在南方的家庭如果不自備取暖設備,冬季只會被“凍成狗”。
在北方暖氣不暖,南方無暖氣的大格局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采購暖手袋、燃氣壁掛爐、電取暖器、冷暖空調等五花八門的取暖設備。但顯而易見,暖手袋的局限性、液體泄漏帶來的危險性;燃氣壁掛爐噪聲及空氣污染;電熱毯、石英管取暖器、電熱絲取暖器、油汀式電取暖器等等電取暖設備的供熱質量難以保證,發熱元件如果長期高溫工作,會降低使用壽命,也有燙傷嬰幼兒的危險;傳統空調取暖又有停機除霜的尷尬。正因如此,很多南方的家庭在秋冬季時節便會讓家里的空調休息,也就是空調的冬眠期。
為了科學取暖、健康取暖,部分家庭見招拆招,為此采購了多種取暖設備,但效果仍然差強人意,因為上述的這些取暖方式都缺乏均勻性,即靠近熱源的地方熱,遠離熱源的地方冷。
取暖真有那么難?蓄熱技術+地板氣流讓空調四季無休。
安全性低、舒適度低、滿意度低……取暖真的就這么難?從“中國冬季取暖指數大調查”數據、傳統取暖設備的性能及使用體驗來看,確實很難。那么是否有更好的取暖方式?蓄熱技術+地板氣流的新解決方案或許值得關注,因為這可能讓空調從此四季無休。
蓄熱技術是一種能夠將空調壓縮機工作中被廢棄的余熱,通過蓄熱裝置轉化為可用的熱能,用于輔助空調室外機進行除霜工作。利用蓄熱技術,空調能夠實現嚴寒環境下持續供暖不需要停機除霜的效果,解決國內寒冷地區空調停機除霜帶來的舒適感下降問題,也得益于蓄熱技術,蓄熱空調能夠在低至零下35℃的低溫環境下正常啟動。
地板氣流,則是松下空調2016年壁掛機系列全新搭載的實用功能。通過產生大風量的大口徑風扇及強力壓制高溫風的雙葉導風片,使得暖氣流下吹,實現地板氣流,然后暖氣會因為密度小而緩慢上升,確保室內各處溫度均勻。以松下怡爵VE系列為例,暖風可吹送到約10米,左右擺動送風幅度寬150°,室內任何位置都能享受舒適暖風。
在蓄熱技術及地板氣流的共同作用下,松下蓄熱空調能夠解決傳統空調停機除霜,以及現有絕大多數取暖設備的缺陷——制熱不均勻的問題,從而能夠帶給家人更加舒適滿意的體驗。也正是因為蓄熱技術與地板氣流的合力,松下蓄熱空調可能培養出空調一年四季無休的新型使用習慣。
松下25年來不斷在日本寒冬極點——北海道實驗基地研發和改進蓄熱技術,目的是為每一個家庭提供健康、科學的蓄熱技術。如今隨著蓄熱技術的成熟與應用普及,松下或將開啟空調四季無休的使用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