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狂歡節即將到來。與往年有所不同,“價格戰”不再是今年電商大戰的最大賣點,引導消費者理性購物成為了電商的重中之重。
作為電商巨頭之一的京東近期高調宣布今年“雙11”將換一種玩法——不再沿用以往的低價促銷模式,而是將通過“好物低價”“極致服務”和“智能體驗”三大舉措引導消費者理性購物。
其實縱觀今年京東的策略,從6.18的品質狂歡節到8.15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再到今年雙十一的引導理性消費,京東早已拋棄了價格戰的策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京東商城家電事業部總裁閆小兵表示,京東家電不是為了一兩天的促銷,而是希在消費者在全年都能享受到實惠的價格,選擇到更合適的商品。
短短幾年時間,京東就讓網購家電成為一種趨勢。有人說京東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原因是價格,對此閆小兵表示,雖然京東參與價格戰,但京東絕不做惡性價格競爭。產品、價格、服務這三個要素,價格是電商的天然優勢,“只做自己擅長事”的京東,并不是只抓住價格這一個籌碼,作為電商平臺,他們在服務上下的功夫更深。
京東希望得到的并不是一兩次漂亮的銷售數據,而是消費者的心。
在閆小兵看來,每一個家電消費者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一次消費滿意了,還能帶來接下來的很多次消費,這是家電一定要有好的服務的本質原因,也是京東家電服務要算的“大帳”。
京東家電如此重視對消費者的服務當然是有原因的。在此前的“雙11”大促中,很多商家都會祭出超低的折扣,以低價吸引消費者,而不少消費者常常會被低價蒙蔽“理性的雙眼”購買一些不太需要的商品、甚至有一些是以次充好的劣質商品,為售后階段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在毫無數據支撐的主觀性排行榜橫行時代,消費者處于被動位置,主導權在廠商和零售商手里,真實的消費需求被壓抑,真實的市場情況得不到展現。久而久之,這里面就會出現一個巨大鴻溝,消費者的不信任感也逐漸增多。這樣不僅對消費者是一種傷害,而且對整個市場環境更是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雙11”逐漸成了廠商清理庫存的平臺,而廠商也會因為粉飾這幾天的銷售數據而推出一些價格低質量差的產品。
今年6月,京東家電正式上線了銷售排行榜,成功打破了這一窘境。這個榜單的依據是將京東每日截止24時有效訂單累加總金額,然后通過品牌自然排序得出,其數據包含京東所有自營和第三方商品。與其他榜單不同,京東家電銷售排行榜是一系列根據真實消費數據自動生成的榜單,這等于是將消費主權重新還給了消費者,讓消費者接受最真實的消費購買建議;而廠商也可以根據家電銷售排行的不斷變化,及時進行貨源及價格的有效調配,來自市場反饋的壓力也可以從客觀上倒逼生產,推動產品的完善。
京東家電這一創新性的舉措,不僅更好的幫助了消費者和企業,在今年“6.18”、“8.15”期間家電銷量也呈現了階梯式的發展。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每半年發布一期的《家電網購分析報告》的數據,京東在家電網購(含移動設備)領域的市場占比一直穩定在六成左右的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家電網購市場龍頭。“買家電,上京東”已經成為絕大多數消費者的購物認知。
雖然京東家電代表不了整個電商行業,但京東的家電銷售情況最能代表行業特點,對于消費者和制造廠商都具有最大的參考價值。
精準營銷帶來良好的用戶體驗,良好的用戶體驗形成較強的用戶粘度,更多、更專一的用戶消費行為則為精準營銷反哺更全面的數據支持,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京東家電以占據60%家電網購份額的龐大用戶基數和超強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做到了“比用戶更了解用戶自己”。
在供給側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家電業面臨著諸多新挑戰、新機遇。根據《2016上半年中國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家電線下市場下滑明顯,而線上市場仍在持續擴張,成為拉動2016年家電零售市場的主要動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需要緊緊圍繞“以用戶為中心”,深化由“功能性消費”邁向“品質消費”的格局,企業需要聚焦優勢資源,做好產品研發和創新,推動“品質化、智能化、個性化”產品戰略落地,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京東一直沒有停止自己服務的腳步,不斷地推動著“品質京東”的實施。
閆小兵對記者表示,京東家電一方面要銷售高品質的商品,密切與質量過硬、注重研發、有原創能力的優秀品牌商合作,通過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服務,促進制造商更專注于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與制造等環節,使產業鏈分工更合理有效,最終實現拉動品質消費,促進境外消費的回流,同時助力供給側結構性升級。另一方面,京東要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通過售前、售中、售后三大環節進行品質嚴控,實現消費的便利和安全。
10月12日,京東家電聯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和多家權威機構,共同發布了京東小家電準入標準和實施規則。與此同時,京東家電還聯合十余家權威檢測中心全程參與檢測。這意味著用戶在京東商城可以購買到的小家電品牌,均經過了百里挑一的嚴格篩選,京東提倡多年的“只為品質生活”又一次在小家電領域得到展現。
其實京東在提升入駐門檻時,大可以選擇在雙11后頒布,但京東卻又一次站在了消費者一邊,我們不禁要為京東家電“壯士斷腕”的勇氣點贊。“京東標準”的出臺,在無形之中倒逼供應鏈,營造出良好的競爭環境,讓真正優質的小家電品牌有機會脫穎而出,從而進一步造福于消費者。而嚴格的準入標準符合供給側改革和淘汰落后產能的國家大政方針,對于行業洗牌和廠商的優勝劣汰都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通過品質提升讓消費升級落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的產品選擇。
據記者了解,臨近“雙11”,京東對外公布了首批小家電抽檢結果:康佳、奧克斯、清華同方、BroadLink和QIC等8個品牌的8批次小家電商品因不能達到“京東小家電準入標準和實施規則”的要求而遭遇下架處理。空氣凈化器品牌匯清因自查“暫時無法達到京東標準”而主動要求下架,目前京東已經對該品牌全系列空氣凈化器產品進行了下架處理。京東方面表示,后續將聯合國家權威檢測機構,持續通過抽檢和送檢等方式嚴格執行該標準,保證京東平臺上所銷售的小家電商品全部符合京東小家電準入標準,以此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可以預見,小家電的品質標準化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京東標準”還可能滲透到各個品類,成為一條觀點鮮明有章可循的分界線,把那些市場上不入流的商品置之線外,從而有效在售前、售中、售后三大環節進行品質嚴控,拉動品質消費,整體上實現平臺、廠商、消費者三方共贏。
現在的京東并不是較一日之長短,而是把眼光放的更長。利用這些年消費者購物形成的大量數據,京東不僅能夠做到精準預測消費者的購物意向和行為偏好,實現定制化的營銷推送,也讓消費者不斷地了解到最真實的產品。京東希望在給人帶來了便利的同時,帶來公平、公正的消費環境,實現真正的“好物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