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綠。由中國綠化基金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廳、曲美 家居 等機構聯合主辦的2016“幸福家園•綠色西海固——全國志愿者生態扶貧植樹交流活動”,正式在寧夏海原落地實施。

此次公益項目共援助寧夏西海固地區884戶家庭種植3378畝寧杞7號良種枸杞,共計75萬株枸杞樹,按照一戶三畝的分配,根據近幾年寧夏枸杞的市場銷售情況,兩年后每戶種植家庭將通過幸福家園項目可獲得年2000萬元左右的持續穩定收入,通過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的幸福夢想,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之路。
2016年作為“幸福家園暨網絡植樹”生態扶貧公益項目第三期寧夏項目開展的第二年,曲美 家居 “以舊換新”公益環保之路也走過了三年。
曲美 家居 “以舊換新”公益環保之路
2013年8月,曲美 家居 宣布啟動“以舊換新”公益環?;顒樱顒訛槠谖迥辍?/p>
2013年10月18日,曲美 家居 集團董事長趙瑞海將曲美 家居 全國“以舊換新”活動舊家具變現所得公益善款,通過中國綠化基金會捐獻給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的貧困家庭種植生態經濟林。
2014年2月24日—26日,曲美 家居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幸福家園綠色金秀——全國志愿者生態扶貧植樹交流”公益活動。

2015年4月8日,曲美 家居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中國網絡植樹節暨幸福家園•綠色固原—全國志愿者生態扶貧植樹交流活動。
2016年3月29日,曲美 家居 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等機構,再次落地實施“以舊換新”綠公益活動,走進寧夏西海固參與2016 年“幸福家園•綠色西海固——全國志愿者生態扶貧植樹交流公益活動”。
自2013年8月曲美 家居 推出“以舊換新”活動以來,兩年共累計捐贈公益基金超過百萬元,發放綠色補貼超過五千萬元,受到全國超過300多個城市超過億人的關注與參與。同時該公益活動也吸引了戴軍、聶一菁、張東等明星主持人、劉利年、賈偉、賴亞楠等具有影響力的知名設計師及知名品牌的關注和共同參與,“以舊換新”已然成為公益品牌,引發公眾和媒體強烈關注。

曲美 家居 “精準有效”的“微循環”之路
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劃定生態紅線,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綠色發展納入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一脈相承的堅定決心。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把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作為2016年的八項重點工作之一,強調“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這也是曲美 家居 多年的公益之路所追尋的。曲美 家居 作為我國知名 家居 品牌,在踐行低碳環保的企業精神,公益活動方面的貢獻大家有目共睹。曲美 家居 所參與的“幸福家園”生態扶貧項目自啟動開展以來,全球共有超過2000多萬愛心公眾參與網絡植樹暨幸福家園生態扶貧公益項目,截至目前累計捐資善款超過4000多萬元,援助中國西部偏遠貧困地區種植生態經濟樹超過1500萬株,綠化荒山荒地面積超過10萬畝。在綠化西部土地的同時,開創了中國自然保護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可持續公益新模式。以精準有效扶貧的方式幫助貧困農戶通過勞動實現脫貧。即在保護貧困地區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友好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進而實現脫貧致富。
“以舊換新”活動通過“幸福家園”生態扶貧項目落地實施,充分體現了曲美 家居 以精準有效為公益活動的出發點。曲美 家居 “以舊換新”不僅是倡導資源循環利用的惠民活動,更是領導品牌對公益事業的探索與推動。曲美 家居 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也將越走越遠。
曲美 家居 開創并引領的“微生態”之路
我們所處的時代堪稱“能源時代”。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重視能源,世界能源形勢的熱點問題更是舉世矚目。從國際形式來看,資源短缺、環境污染成為全球性挑戰,對于企業而言,調整發展戰略,大力推動發展新能源,環保低碳技術等新型綠色產業,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環境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環境對于企業正如皮對于毛一樣是極其重要。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集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規范化原創家具設計集團公司,曲美 家居 在多年穩健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踐行低碳環保的企業精神。無論是首創家具環保實驗室,業內率先發布“水泥+鼠標”電子商務模式,還是與氣候組織旗艦項目———“碳路未來”結成合作伙伴,為“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低碳綠色美居孜孜不倦的努力。隨著企業的發展,曲美 家居 把目光投向未來,希望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曲美公益基金會也應運而生。曲美作為中國 家居 業的領軍品牌,在公益方面獨樹一幟。
曲美 家居 集團董事長趙瑞海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人們開始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從各方面著手保護環境。曲美 家居 作為社會的一員,理應承擔起相應的環境保護責任。同時,希望通過實際行動,影響更多的企業與社會公眾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帶動大眾從衣食住行開始踐行低碳環保,倡導舊物利用,為綠色地球做力所能及的行動。讓綠色事業在企業生根發芽,讓綠色種子播撒到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