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的拍賣屢創佳績。最近,晚明一款黃花梨羅漢床以1184萬港元在香港成交就引發不少關注。明式家具近年越來越受到中國藏家的歡迎。改革開放初期,大批明式家具流向海外,全世界明式家具的收藏家大都是外國人,但現在明式家具的精品越來越多地回流到中國人手中。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工藝品部總經理喬皓表示,這說明大家開始認識到它的價值,在進行有意識的收藏。
2016年春,中國嘉德與明式家具經營鑒藏機構嘉木堂合作,推出明式家具專場,共有39件 (組)明式家具精品亮相。明式家具是指制作于16—17世紀、用優質木材制作的家具。喬皓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明式家具最重要的特征是簡約,和現代人的審美觀非常接近。圈椅就是明式家具中最經典、最流行的家具式樣,置于現代 家居 環境中非常融洽。唯獨中國家具特有的圈形彎弧扶手設計思想成為現代國際家具設計師膜拜的范本,具有跨越時空的美感。
明式家具也是和人最親近的藝術品,是可以實用的。“收藏明式家具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喬皓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只有在使用中才能感受到明式家具各部分線條比例的完美。而且經常使用比如經常摸椅子的扶手,會形成包漿,使它更光亮美麗。
“從30年前不被重視到現在被國家博物館展出,明式家具的發展跨出了一大步,但現在其發展處于一個轉折點”。明式家具鑒賞家、嘉木堂主人伍嘉恩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30年來明式家具的價格上漲不少,但整體上還沒達到其他文物動輒上千萬、上億元的價格。“在收藏圈,大家都愿意收藏別人沒有我獨有的古物,所以,在裝飾、結構方面有明顯特征的明式家具出現在拍場就會有不少人爭奪,成交價自然很高,媒體又喜歡報道創紀錄的成交價,大家聽多了都以為明式家具的價格非常高,但事實不是這樣。”伍嘉恩表示,雖然明式家具整體上較為稀少,但標準器的數量、價格與那些有特征的明式家具相比,有非常大的差異。所謂標準器,就是那些經過千百年的探索與改良才達到的“經典款”,百看不厭,難以超越。入門收藏可以關注明式家具標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