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裝修公司間的競爭向來激烈,早期廈門裝修公司都集中在兩棟寫字樓里,業主進一個大門就可以找多 家裝 修公司進行對比,但早期的廈門裝修公司也都是小薇型企業,大都只有幾十號員工而上百號員工的都罕見,裝修公司提供的服務也都是裝修設計與施工,此外就是做些建材的中介業務,為業主推薦裝修主材,建材商給裝修公司一定比例的分成。
在傳統模式下,廈門裝修公司因為都沒能掌握建材價格的主動權,而建材商為了攀上裝修公司的高枝,都對裝修公司做同樣的承諾,那就是建材商都對裝修公司表示給市場最低價,裝修公司介紹的業主都可以買到比市場零售價還低的建材,由于建材商對所有的裝修公司和包工頭都做同樣的承諾,因而裝修公司之間的價格還是建立在建材商的價格基礎上,彼此間沒有太多的差異。裝修公司之間的競爭在沒有價格差異的基礎上,也就沒有太大的長進,因而 家裝 業在廈門出現20多年來,也沒有本土 家裝 企業做大了規模,行業間的競爭也極為平靜,對業主來說面對的都是小薇企業,找誰裝修結果也都差不多。
正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主編裴立波所言,越是顯得平靜的行業,就越有可能產生巨變,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所有行業發展的規律,因為平靜就意味著行業里企業間的競爭水平相當,這樣的市場就有超越的機會孕育出行業巨頭。廈門 家裝 行業20年間基本處于平靜的競爭態勢,這也就給巨頭成長帶來了機會,2014年福建 家裝 巨頭有 家裝 飾以空前的規模進軍廈門,僅本年多的時間就在廈門 家裝 市場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一棟12層的裝修公司辦公樓在廈門展現,里面只有有 家裝 飾一家企業獨占全部場所,這樣的規模在國內裝修業都是極為罕見的,從有 家裝 飾的選址和辦公樓規模來看,其進駐廈門直取行業老大的位置意圖明顯,對于眾多的小薇裝修公司而言是絕無還手之力了。一年后廈門有 家裝 飾辦公員工已近500人,在團隊規模上也是廈門 家裝 業的最大勁旅。
有 家裝 飾的進駐,給廈門 家裝 市場帶來劃時代的格局變化,如今已成為中國 家裝 業單店規模最大的有 家裝 飾,把部分建材的生產工廠和省級總代理攬入手中,在總部福州開辦萬余平方米的 家裝 體驗展廳和占地20畝的家具軟裝城,裝修建材進行大批量采購,如一個月時間瓷磚的進貨量高達近20個集裝箱,這樣的集約化經營模式讓其建材價格占據了源頭優勢,因而給業主帶來的實惠也就機具競爭力。加上有 家裝 飾的廣告開道策略,一時間廈門裝修業主都眼前一亮,大批業主涌向有 家裝 飾,巨頭效應在廈門裝修市場日益顯現。
有 家裝 飾一貫靠價格戰取勝,而在有 家裝 飾的推進下,裝修公司不得不在價格上進行競爭,但價格戰比的是規模的大小,對于小薇裝修公司而言,本身沒有掌握建材源頭的生產和省級總代理,沒有自己的大賣場,要想讓價格降下來還得看建材商的讓利多少,可是建材許多零售商本身規模就不如有 家裝 飾大,要想在價格上跟這樣的裝修巨無霸企業比拼也無能為力。小薇裝修公司利潤來自于業主,而大規模裝修公司的利潤來自市場,大規模的裝修公司實際上是以建材的產供銷為優勢,這就使得許多傳統小薇裝修公司無力應戰。
巨頭主導下的廈門裝修市場,小薇裝修公司也得被迫應戰,但業主的精明與市場的對比,往往總是選擇行業老大的價格實惠與消費保障。所以廈門 家裝 市場的競爭如今不再是簡單的價格競爭,如果小薇裝修公司想參與競爭,那就是企業規模和服務延伸的競爭,用相當或更大的規模與應對才有獲勝的可能。無論行業間的競爭最終誰是贏家,只要行業競爭局面是不平靜的,只要競爭對手間的力量懸殊又有人想跟進的,那么價格戰就會是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在這樣的市場環境里就是受益者,當然選擇價格實惠與選擇消費保障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裝修工程通常也是十年以上使用年限的長效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