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5年跨越式的發展,互聯網 家裝 行業在2016年又變得風起云涌。在最初的PC時代,所謂互聯網 家裝 更像是一個信息服務平臺,解決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用戶服務需求也發生了深層次的變化。不再停留在信息獲取上,而更在意的是能否解決裝修平臺的一站式服務問題。
在信息獲取非常便利的時代,消費者們儼然有了更多的選擇。面對號稱擁有4萬億潛力的 家裝 市場,每一個互聯網裝修從業者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然而由于資本寒冬的侵襲,更多的企業“凍死”在這條道路上。那些活下來的企業除了自身擁有強大的運營能力、完善的產品線、不俗的品牌背書之外,背后的資源也是一部分決定因素。在這個每天都有創業公司倒閉的節點,誰又能在互聯網 家裝 領域突出重圍呢?
愛空間
雷軍的順為資本在2015年初領投了愛空間的A輪融資后,又于去年底跟投了其1.35億人民幣的B輪投資。由于“小米”、“雷軍”等標簽,愛空間獲得了一定量的品牌曝光。這對愛空間來說是一個天然的優勢。
在業內,愛空間率先祭出了“699元每平米”的標準化大旗,號稱要做裝修界的小米。“20天工期”、“自有產業工人理念”等口號的提出顯示出了愛空間想要做不一樣產品的決心。然而當沒準備好時就大力宣傳產品賣點無疑是一個高危行為。“20天工期”遭受質疑,依然相信低價市場的愛空間,背靠小米這顆大樹,會不會成功呢?
齊家網
成立已有11年之久的齊家網于去年2月完成了1.6億美元的D輪融資。從2012年開始,齊家網順應時勢,開始轉型涉足互聯網 家裝 服務。而在 家裝 行業的改造上,齊家網也不甘落后。其推出了“齊家保”,以第三方免費監理驗收來把控施工質量,分節點向施工隊付錢。后續又推出支付擔保平臺“齊家錢包”,集合了充值、支付等功能。可以說,齊家網的構想很好,但是能不能做大做成要打一個問號。
有住網
有住網是在海爾這個大平臺上孵化出來的小微企業,是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裝修服務的垂直型互聯網裝修平臺,于去年6月完成了由宜華木業領投的1億元人民幣A輪投資。作為宜華正在構建并已逐步成型的“泛 家居 生態圈”的一員,有住無疑可以撬動更多后端資源上的合作。另一方面,在智能 家居 方面,海爾一直走在整個行業的最前端。作為 家裝 行業的“發聲口”,有住網早在上線之初便已開始了智能 家居 方向上的嘗試,之后,智能 家居 方向也會是有住網致力打造的優勢之一。
今年4月20日,有住網針對裝修工人業務管理,發布了“來活”APP,借助Uber模式將用戶與裝修工人直接連接,去除外包費用,讓利裝修工人,以競爭促進施工質量的提高。有住網從進屋量房到售后保障,全程保障,項目經理實時跟蹤更新完成進度,用戶可以實時掌握最新的裝修情況。
在眾多互聯網 家裝 企業中,有住網有著深厚的背景資源和前沿的發展理念,并在解決傳統 家居 痛點的問題上已領先別人一步。在業內首先提出去監理化和去中間化,簡化裝修流程,提高裝飾質量,為消費者提供最舒心的服務。有住網剛剛成立不久,除了一二線城市之外,有住網還需繼續拓展 家裝 市場,占領互聯網 家裝 的高地。
互聯網 家裝 市場龐大,在經歷了資本寒冬的優勝劣汰之后,依舊駐立在波浪中的企業誰能勝出?在這個稍顯紛雜的行業里,誰能解決落地服務和供應鏈問題,才能真正用互聯網提升 家裝 行業的效率,降低產業成本,也才能真正成為行業里的規則制定者和獨角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