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相由心生,是指人的儀容外表總受心靈思想因素的影響。換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靈情志必然表現在人的儀表上。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雖是內在的,不可窺見,但實際也給人外在的直觀感受。這句話似乎不僅僅可以指代人,對于物同樣適用,在初見三禾鍋具時,你第一眼就會被其上乘的質感和帶有國際化的時尚感所吸引,線條簡約精致,越是細看越能發掘其設計的匠心,而且在之后的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體會隱藏在內的120多項專利所帶來的益處,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品牌,三禾鍋具是否就是其人初心的外在表象,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采訪到了三禾總經理方成,來解密他的三禾匠心之路。
專注產品才是商業正道
眼前的方成,看起來低調而內斂,言語不多但是每一句都擲地有聲,和其他浙商不同,他的眼里少了些世故,更多的是真誠和實干者的那份天然的自信,而矯健如年輕人的身姿也很難將他和46歲劃上等號,據他公司員工介紹,方成不僅堅持每天9點準時上班,公司的大部分事務也都是親力親為,每天差不多有超過十個小時的工作量。從三十歲創業開始,已經堅持了十六年,眉宇間帶著只屬于年輕人的拼創勁。而三禾也不是他第一次的創業品牌,是第二次。
12年前,出身在寧波的方成以外貿起家,2004年他成立鴻翔實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端市場的電氣配件零件代工,靠著過硬的品質在強手如林的代工界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中國松下零件獨家供應商長達7年。90年代末他轉型鍋具外貿領域,2004年在寧波市成立三禾廚具有限公司。追求品質仍是他執拗堅持的第一經營思路。歷經12年風雨,三禾從一家不知名的生產企業,晉升成國內中高端鍋具制造企業前列,不粘鍋具的外貿制造出口量比肩蘇泊爾、愛仕達。方成堅信,他能成功的原因是始終堅持著自己的理念:無論是外貿生意還是獨立做品牌,專注于產品本身的價值才是商業的正道。
以創新技術作背書
46歲時,方成決定跳出已經有了相當積累的外貿路徑,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在內地打造三禾品牌。當被問及是否擔心年齡會造成創業阻礙時,方成坦言他最欣賞的中國企業就是華為,同屬大器晚成,在華為老總任正非身上卻能發現許多異常超前的企業家精神,而有趣的三禾的發展路徑和華為有許多相似之處。
任正非是在44歲時才創辦的華為,年齡和方成相當。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此時,國內在程控交換機技術上基本空白,任正非敏感地意識這一點,將華為的所有資金投入到研制自有技術和專利之上。不以短期利潤為目標,在研發和市場上加大投入,積累核心技術。以產品為核心,一步一步推進市場。2015年,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24.4%,相當于每四個有手機的中國人,其中就有一部是華為。
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力最終再升級到品牌力,這也是三禾正在踐行的創業思路,方成表示“以前做工廠是以品質取勝,一直走在行業頂端,做品牌則是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靠研發取勝,以產品品質為根本,不斷的加大研發投入才是三禾的核心競爭力。”在“嚴謹品質”與“實用創新”的目標下,三禾投入了極大的人力和物力,僅一年多時間,已取得120多項專利認證,其中創新性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其獨創的萬錘撞擊鍋內表面,形成5D微雕滲壓孔與不粘涂料緊密整合,3倍耐磨不粘,3.5MM厚質聚溫鋼通過萬錘煉仿鍛打一體成型,均勻上熱,高效均勻儲熱,礦物質等離子耐磨不粘工藝,突破并升級了德國品牌弗歐的專利,持久的耐磨與不粘讓中國式爆炒暢快淋漓。這些技術不但添補了國內高端鍋具的空白,在國際鍋具技術上也是遙遙領先。曾經在意大利,每十戶人家中約有五戶使用的不粘鍋具都是由三禾制造,希望這一歷史能再中國大陸重演。
新起點,新夢想
當被問到對自我的評價時,方成如是答到:“我是射手座,大家的評價是個完美主義者,對生活品質有一定的要求。個人認為自己是個偏嚴謹的人,喜歡把錢花在實在能看的到摸得著的東西上,不愛虛名,喜歡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做人。”關于財富,方成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所以第二次創業,他只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而頂級的廚具品牌卻都是西方的,三禾這么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設計,都是為西方人的餐桌服務,這么多優秀的專利技術和產品,為什么不能讓中國的老百姓也真正用上一口好鍋呢?”
為中國家庭制造真正的好鍋具,享受更美好的烹飪體驗,正是這樣的新夢想讓方成重新燃起了斗志。隨著大陸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消費者對于鍋具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識,這讓很多國外品牌占據了高端市場。但消費者所推崇的外來品牌的品質感恰好是三禾最擅長的。希望三禾能夠迅速在鍋具行業中的高端市場中占有一席,做一個有質感的民族品牌,開拓出中國鍋超越國外鍋的巔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