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具行業注重的是品質和體驗,分享經濟模式下的實景體驗高端家具銷售平臺“不多不少”是如何應用新模式把高品質、真體驗和出廠價融合在一起?
“為什么那么多家具品牌產品都長一個樣?!”
福建廈門的陳女士購買了島內的一套精裝房,9月就可以交房入住了,上哪兒買家具卻成了她眼前最大的難題。陳女士在商場和網上逛過一圈后,一款她所鐘愛的綠皮大床在網上和家具賣場不僅有著相同的款式,而且還有著五花八門的品牌,價格上更是大相徑庭,從家具大賣場的38000元到淘寶的3000元,巨大的價差讓對家具不甚了解的陳女士猶豫不決,無從下手。
對于要搬新家的業主來說,都希望能夠一站式配齊全屋家具,因此傳統的家具大賣場成為大部分消費者的首選。許多人對家具大賣場的第一印象是“哇!好大一個家具賣場!應該什么樣的家具都有吧,真好!”但真實的情況往往是興致勃勃而來,意興闌珊而歸。消費者常常貨比三家后卻發現:
只要家具名稱里加個“歐”字的都會看到這樣類似的款式
還有這樣的大床
標明現代風格的品牌也都離不開這樣的沙發
逛遍大大小小家具賣場,消費者往往會發現,不管什么品牌,只要風格接近,產品幾乎大同小異。
中國家具行業的現狀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情境呢,難道沒有更加多元化的款式可供消費者選擇了嗎?像陳女士那樣的消費者應該選擇誰的家具?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不得不說到中國家具業的現狀——還處于初級階段的家具行業并沒有巨頭形成,家具產品的生產門檻較低,再加上家具的供給側過剩,因此絕大多數的品牌依然停留在簡單的模仿階段,往往是跟在別人后面設計、生產家具,品牌集中度極低。市場上同一樣式的家具有許多廠家同時在生產,各家都貼上不同的品牌;甚至某些品牌策劃公司,他們將各個生產廠家風格相對統一的產品拼湊成一個系列后,大肆宣傳,包裝出“知名品牌”,賣得高價。
這就是造成中國家具品牌集中度低下的原因。品牌集中度指的是某一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家企業的銷售額占行業總銷售額的比例,以美國為例,排名前四的家具品牌為Ashley Furniture,IKEA, Williams Sonoma,Rooms to go,這些品牌各自有其鮮明的風格以及精準的產品定位,故合計占據了本土32%的市場份額。而放眼國內,品牌卻絲毫沒有任何集中度。
因此,不單單是陳女士,還有很多的消費者同樣會有這樣的疑惑,看過的家具越多越不知道選擇哪一家,只要是風格相近,產品就大抵相同,甚至一模一樣;傳統賣場看到的家具網上電商也有,到底孰優孰劣?普通消費者往往很難做出選擇,買家具成了拼人品的無奈賭博。
相比于品牌,消費者其實更關注的是家具的環保,質量和性價比
面對品牌繁多、款式相同的家具,你我心中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究竟誰是正版,誰是山寨的,這就好像問了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每年國內的家具展經常看到這樣有趣的現象,不同品牌就誰抄誰的問題大打口水仗,即便同是抄襲國外大牌的國產品牌也相互職責對方抄襲。這樣的背景下,國內消費者對家具的原創性和品牌的含金量早已失去清晰的判斷條件。在《城市居民家具消費心理研究》中表明,消費者對家具購買的重視因素排前四的分別為環保問題、質量耐久、實用性、價格,所占比例為79%、78%、77%、61%,至于品牌則排到了倒數第三位,僅占21%。簡而言之,家具這種低關注度、低頻的產品,相比于品牌,消費者更看重的是體驗得到的品質和合理的價格。
基于此背景下,我們了解到有這樣一個平臺,它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把家具從工廠直接帶給消費者,而更加新奇有趣的是,平臺將新客戶對接到老客戶家里體驗家具的模式,省去了線下開店和運營的高昂成本,讓家具的價格回歸價值本身。這樣一種基于“共享經濟”的模式,既讓消費者買到最有性價比的家具,也讓工廠無需擔心盈利的問題,有更大的空間設計生產優秀的家具產品。這個平臺名為“不多不少”,其APP也在7月1日上線,在各大應用市場搜“不多不少”即可下載體驗。我們了解到陳女士喜歡的綠皮沙發大床也有售,材質為進口胡桃楸木加進口真皮,和高端賣場一樣的品質,而價格僅需6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