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舶來品雄心勃勃地來到中國想要大展拳腳,卻又紛紛灰頭土臉地鎩羽而歸。如曾經風靡一時、擁有如奧巴馬這樣的名人粉絲的黑莓手機,在國外智能手機市場獲得巨大成功,然而在中國的銷量卻遠不如預期,淪落為只有部分商務人士使用的小眾玩具。
國外產品在中國遭遇“滑鐵盧”,對我們來說似乎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然而面對中國潛力巨大的市場,在利益的驅動下,許多企業仍是想著法子進入中國市場。而最終得以幸存并為中國消費者所接受的,只有少數幸運兒。
自去年以來就備受社會關注的松下智能馬桶蓋,就是其中之一。
8月4日,松下智能馬桶蓋全球輸出基地——松下電化住宅設備機器(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邀請中日經濟界兩大權威——財經作家吳曉波和日本資深企業學家坂本光司來到工廠,共同探討新工匠精神與中國制造,同時也為在華外企尋找新的出路。
吳亮與吳曉波、坂本光司一起探討中日工匠精神
在吳亮看來,松下智能馬桶蓋在中國取得的成功,關鍵在于充分考慮到了中國消費者的實際使用環境和使用習慣,對產品進行了貼近本土的優化改造,這一舉措恰好與吳曉波所提出的“新工匠精神“不謀而合。
初入中國 面臨水土不服
吳曉波曾經提出,“新工匠精神“的特質之一,就是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而松下智能馬桶蓋在中國的成長歷程也剛好印證了這一點。
和黑莓手機一樣,松下智能馬桶蓋進入中國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除了面臨要改變便后紙擦的陳舊觀念這一挑戰之外,松下智能馬桶蓋本身也遭受了巨大的考驗——其溫水快速加熱式的智能馬桶蓋頻繁出現故障問題。
作為行業最早推出溫水快速加熱功能的企業,溫水快速加熱式智能馬桶蓋一直是松下引以為傲的高端系列產品,在日本也廣受好評。然而,在中國它卻因“水土不服“而故障頻發,這讓松下的研發團隊意識到,產品要在國內長久扎根、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家庭,必須進行本土化的改良。
因地制宜 對產品進行改良
提高加熱性能 延長使用壽命
加熱性能是溫水快速加熱產品的靈魂,具備兩個決定性指標:一是加熱能力,二是水溫的穩定性。影響產品加熱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功率、水流量以及加熱器的水容量是最為關鍵的核心。松下的研發人員通過對水流量和加熱器水容量的優化,實現了在安全功率前提下的最快加熱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產品清洗效果。
在對產品故障進行調查時研發人員發現,引發產品高故障率的最大原因竟然是因為快速加熱器表面覆蓋的水垢,其產生與水質硬度有關。為此,松下研發人員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水質標準,作為實驗條件的上限值來測試產品的性能。同時也對產品中的快速加熱器進行了再設計,通過提高加熱效率、降低加熱器表面溫度來防止結垢,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為用戶的使用安全設置多道屏障
作為一款用戶每天都要“親密接觸”的家電產品,松下深知安全責任的重大性,因此在使用安全上花費了巨大的心力。為防止因溫控系統失靈而出現燙傷的意外情況,研發人員特別將加熱器的安全裝置由傳統的溫控器式改為了對溫度反應速度更快的熱敏電阻式,并設計了三重過熱保護為用戶保駕護航。
漏電保護是松下在產品安全上的另一個重點。除了使用具有高強度耐高壓性能的陶瓷作為加熱器材質之外,松下也做了三重防漏電保護:基礎絕緣、內置漏電保護器以及獲得專利的進出水口接地保護設計,為用戶的人身安全上了多道保險。
在這一系列的改良舉措之下,松下溫水快速加熱式智能馬桶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最終收獲了中國家庭的認可。
踐行新工匠精神 持續創新
在完成產品的本土化改良之后,松下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繼續踐行新工匠精神,朝著創新的方向不斷前行。據吳亮透露,在未來的5年時間里,松下會將智能馬桶蓋的研發集中在老年保健、殘疾人護理等領域,依靠松下自身的研發人才、研發公司以及日本中央研究所的專利技術,實現自身的“大健康”愿景,為智能馬桶蓋行業謀尋新的出路,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