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辦公家具的設計講究“以人為本”,就算是細節處理都要參考人體工程學。難以想象的是:20世紀80年代,扶手只出現在總裁椅上,設置簡單且不可調節,與現在可靈活調節的扶手差距甚遠。

搭配4D扶手的Steelcase Series 1
扶手設計·演變歷程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隨著電腦更多運用到工作中,座椅的設計開始發售變化,但扶手卻始終無人關注。直到90年代,隨著研究顯示久坐和重復的電腦工作會危害人體健康,才通過對人體工程學的研究發現扶手的重要性。

最開始增加的調節功能是高度,旨在讓用戶在就坐時放松手肘。當時測算出的7-11英寸高度調節至今仍適用于大多數人的需求。隨著對人體工程學的深入研究,近20年來,座椅扶手更增加了配備寬度、角度、深度可以調節功能的扶手,來確保了對一系列手臂姿勢提供更進一步的支撐。不僅適用于各種身材的用戶,更能有效緩解用戶頭頸、肩膀、手臂、后背和臀部所承擔的負荷。

Steelcase Leap Chair
但這些,遠遠不夠。全新的工作趨勢——特別是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基于觸摸屏幕技術的應用——為實現員工的健康和福祉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
扶手設計·新篇章
Steelcase的人體工程學研究人員對來自六大洲11個國家2,000位員工的坐姿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發現:當今員工坐姿的多樣性已經超越座椅扶手設計中所能夠適應的范圍。

Steelcase Gesture with Headrest
與90年代不同的是,由于長期使用手持設備,如今有關肩頸的不適日益增多。這提醒著我們:扶手需提供更加充分的寬度和角度調節,使其能夠靠近人體并支撐各種姿勢。同時,隨著員工身材的日趨多元化,包括瘦小和寬大身材的增加,意味著如果要為雙臂提供健康、自然的支撐,就需要將扶手從座椅的側面調整到座椅的后方。

Steelcase Gesture Chair
這種變化為扶手的高度和寬度的調整增加了更多的流動性,正如圓弧狀的Gesture能夠模仿人類手臂的自然運動。除此之外,扶手安裝在座椅后部也能夠釋放出座椅側邊緣的空間,從而鼓勵坐姿的變化。這不僅有利于員工的健康,更有助于支持從專注工作到合作辦公、從臺式機工作到手持設備辦公之間的自然過渡。
十幾年以來,Steelcase的研究表明:扶手在促進舒適和健康體驗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座椅扶手必須與我們的技術一樣不斷優化,才能為用戶提供更舒適、更完美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