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離家電制造業務這一低利潤重資產,對于康佳集團來說,到底是轉型必經之路,還是短期權宜之計?未來康佳集團,到底是一家傳統家電制造商,還是一家科技投資商?到底哪一條才是康佳集團實現健康可持續經營的大道?

繼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營收百億、利潤率僅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之后,康佳集團快速推進此前提出的轉型策略:轉型投資控股平臺,彩電業務獨立于集團之外,一方面剝離家電制造等重資產業務,摘下“傳統制造業”的標簽,另一方面通過投資、孵化等方式,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不得不說,3年前因為大小股東之爭引發的內部管理層動蕩后,康佳集團的確在苦心經營、尋求轉型之道,今年提出的變革轉型投資控股平臺也可謂是大刀闊斧,然而對康佳這個以彩電制造為主業的“傳統制造企業”來說,貿然走互聯網企業的輕資產道路能否助其走出困境?就算轉型成功了,那么這個康佳還是原來的康佳嗎?康佳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這一系列問題不僅關系到康佳所有員工、供應商,經銷商的利益,還關系到中國家電行業一大批老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路在何方、路又怎么走?
輕資產化并非唯一良藥
近日,康佳發布公告稱,擬將所持全部康僑佳城70%股權以不低于41.45億元公開掛牌轉讓。這涉及到在深圳已經“寸土寸金”的康佳老工廠土地。
不僅如此,8月24日,康佳還宣布將位于上海市虹口區輝河路25弄5號的三套房產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在5月還宣布出售映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2.935%的股權;6月29日,康佳還宣布出售昆山康佳電子有限公司51%的股權,股權掛牌價格將不低于2.24億元。
最終,這些資產的清理可為康佳變現資金45億元左右。針對這種頻繁變現的行為,康佳內部人士稱是為了優化本公司資產配置,回收資金,提高公司整體效益,并契合公司大力發展主營業務的發展戰略。其實說白了,就是“輕資產化”,走資本經營和管控的新路。
一旦“輕資產化”的實施完成,康佳集團將成為一家投資控股平臺,這就脫離原有的業務形態。康佳原本的業務屬于家電領域,典型的傳統家電制造企業。但是,投資平臺卻屬于輕資產的服務業,這兩者的經營模式可以說是“南轅北轍”。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康佳轉型的決心之大、魄力之足。
甚至大膽預測的是,隨著康佳投資平臺的不斷落地,家電業務將不斷邊緣化,康佳也不再是消費者認知中的家電品牌。
投資項目廣闊卻難消化
康佳一手在向外拋資產,另外一手在接項目,變現后圍繞主營業務進行一系列的產業投資。今年以來,康佳宣布以5.88億元收購廣東楚天龍智能卡有限公司24%的股權。此外,還投資1.72億元,持有產業鏈上游企業深圳市耀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
還宣布正在籌劃出資不超過10億元與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及其他合格投資者合資設立產業基金。該基金總規模預計不超過50億元人民幣,擬在TMT產業、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方向進行投資。
從康佳的上述投資動向可以發現,這些方面幾乎涵蓋當下智能制造、新能源、健康等所有新興產業。在中國家電行業中,超過千億的一線品牌如海爾、格力、美的,它們的體量幾乎是康佳的8倍以上,美的和格力的投資也僅鎖定在智能制造領域,海爾的投資圍繞搭建智能生態圈。這些企業尚不敢將投資范圍擴展到所有新興產業。
不僅如此。康佳集團總裁周彬還公開表示,康佳未來不只是彩電企業,將加快對外擴張,搭建智能生態,通過“硬件+軟件”、“用戶+終端”、“投控+金融”,逐步形成生態體系。這一發展模式很像樂視要打造的“生態”,然而樂視的基因是互聯網企業,且擁有樂視網這一天然優勢。即便這樣,樂視生態當下的發展境況也并不樂觀,何況康佳這一傳統制造企業呢。
因此,康佳的轉型可以套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那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然,最終康佳并非樂視,其擁有的傳統制造業務可以說是轉型的最大后盾和支撐。
實業為基的轉型是正道
康佳曾經是中國彩電第一品牌,出現當前的窘境是因為高管頻繁更換、企業動蕩不斷,導致不論是產品還是營銷都比別家慢半拍。雖然在康佳公布的轉型規劃里,彩電業務仍被保留甚至可以獨立上市,但可以猜想出康佳的目的是想借助其融資,比如釋放部分股權,引入戰略資本。
如果集團的投資平臺業務落地,彩電業務也成為其融資工具的話,那么康佳家電業務本身極易被邊緣化,這實際上與家電業的主流發展路徑格格不入。目前,家電行業進入更新換代高潮期,特別是彩電行業,相對的技術迭代速度也在加快,這就給很多企業跳躍式發展帶來機會。
中國超過千億的家電集團也只有六家,未來品牌集中度還會隨著市場的充分競爭而進一步提升。換句話說,任何企業只要能夠掌握更新換代時期的技術迭代,就能在這個行業占據一席之地。
對于康佳這個曾經的彩電大佬來說,筆者認為轉型最佳突破口還在自己的主業上,即以彩電為主、白電為輔的家電業務上。當下,智能制造和智慧 家居 成為家電行業的新風口,然而尚沒有一家企業真正能吃到這兩塊大蛋糕,這給所有的家電企業都提供了發展的機會,當然也包括康佳。
因此,康佳更理性、明智的選擇還是,扎根家電“重資產”,整合布局智能產品,并強化推高自身品牌力,做大做強家電業務,然后以此為基礎去拓展其他新興業務。當前外界對康佳的轉型充滿疑慮,雖然無法判定它的結果導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主業還不穩固的基礎上做這種大跨步變革高風險不容置疑。
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的康佳,難言坦途。其彩電、冰洗等家電業務,又如何靠自身的“造血”功能實現規模做大、實力做強,仍是一道未解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