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實名制需要監管護航
寄快遞要帶身份證,否則將會被拒收;如忘帶身份證,也可以出示實名二維碼,掃碼完成身份的驗證。10月13日,廣州市公安局、廣州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郵件快件收寄實名制的通告》,在廣州市全面推行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
快遞實名制雖要求了一段時間,可真正做到完全實名制的快遞企業簡直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廣州市此次發布通告就是對快遞實名制的“敦促”,然而其能否進行到底?形勢不容樂觀。因為快遞企業是既得利益者,必然會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面對通告大兵壓境,短時間內不得不對實名制畢恭畢敬,而時間一長恐怕就會執行疲勞,稍微監管松懈就會讓快遞實名制徒有其名。在這種變數猶存的情況下,想要快遞實名制變“今朝更好看”為“永遠更好看”,需要從機制上壓實監管“扳手”。
首先,要壓實監管機制??爝f企業星羅棋布,郵政管理部門沒有足夠的人力上門監管,這就需要利用高科技電子監管,比如要求各個快遞企業安裝攝像頭進行監管,沒有正常電子監管的快遞企業則不準營業,并對人為破壞電子監管的行為給予嚴厲問責和處罰,讓快遞企業不敢弄虛作假。
其次,要立法給出問罪問責“明白賬”。目前各地的通告也好,國家的郵政法、快遞管理條例也罷,都沒有細致的、對號入座的問罪問責“明白賬”,粗放的操作導致“自由裁量權過大”,快遞實名制仍會在執行過程中“蕩悠悠”。如果立法給出問罪問責“明白賬”,實現違法必究斷后,快遞實名制才會走得好、走得遠。
再者,強化對快遞企業的復合監管。一方面壓實郵政部門監管快遞企業的責任,如果快遞企業出了問題則要連坐問責郵政部門,促使郵政部門強化對快遞企業的智能監管;另一方面要將快遞電子監管與公安機關等有關部門聯網,實現多重監管;最后還要發動民眾監督,實行“舉報重獎機制”。只有三管齊下形成“復合監管防火墻”,快遞企業實名制操作才能“吹盡黃沙始見金”。
快遞實名制需要監管護航。廣州市快遞實名制需要補缺補差補漏,國家更需從立法層面做高成本代價,給各地快遞實名制“保駕護航”,不能總讓地方“各自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