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覽會現場。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子寧、王鵬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
“云平臺”智能耗能管理、空氣能 家居 產品、各類新材料建材……首次“移師”至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的第十四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兩大專業展——智慧建材與 家居 展、節能展今日進入最后一天。作為面向中小企業的國際專業展覽,其現場“智能、智慧、智造、節能”為主題的產品和技術等,都成功“吸睛”不少專業觀眾。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周仕飛在節能展上表示,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綠色產業”的一部分,目前已經是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產業中的中小型企業,在未來生態發展趨勢下,將迎來巨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潛力。”
節能展吸引國內外200家企業
記者在展會上看到,來自國內外的企業參展熱情高漲。以節能展為例,一萬平方米的展區,就吸引了國內外200家企業前來參展,內容涵蓋節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據介紹,該展是目前節能領域地區層次最高、參展范圍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一次展會。“展出的都是目前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中領先的技術和優質產品。”
在塞內加爾的特設展區上,不少專業觀眾對一款展示中的“實木”窗感興趣,駐足撫摸。該企業經理許秋怡稱,企業長期研發建材新材料,而這款產品外觀、觸感像實木,其實材料是鋁合金。
此次中博會專業展凸顯“國際化”元素,包括智慧建材與 家居 展邀請了俄羅斯、美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建筑商、經銷商,以及近千名建筑、室內設計師,50多個國際商協會會長秘書長來參會。舉辦當日,還有主題論壇、設計師節等活動。
此外,展會同樣吸引各類“大咖”企業來參展。包括美的、冠珠陶瓷、鷹牌陶瓷、諾貝爾瓷磚等,其中冠珠陶瓷是連續三年參加展會的知名品牌。在節能展上,有包括南方電網、廣州地鐵、工信部第五研究所、華天成、紐恩泰、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廣東立勝等知名企業“搶灘”展示節能環保的最新技術。
有趣:床墊可實時傳送睡眠健康數據
你的開關,你做主。在節能展上,一些面向智慧 家居 的能源管理系統受到歡迎。廣州豪特節能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一款智慧 家居 電能管理系統,依托智慧可觸開關,可通過一個移動終端的APP,就可以管理房內各個用電開關,非常便捷。據悉,該產品及項目,已經和佛山“智慧新城”項目合作。
此外,星辰熱能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其智能管理平臺。其依托大數據系統,不僅能對一幢樓的能量“數據化”,還能夠進行科學管理,減少耗能。該企業商務部經理陳煥佳表示,這一系統也可以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實現控能操作,非常智能。
一個小小床墊,功能卻“不得了”。在智能 家居 展區上,華倫蒂詩家具(中國)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床墊,這款床墊可以釋放“阿爾法波”提高睡眠質量。此外,通過手機APP,床墊還可以實時傳送睡眠健康數據,并形成報告。
同樣,一個小小枕頭,也有非常智能的功能。記者看到順企舒柏麗床墊事業部就推出了一款防打鼾的智慧枕頭。依托枕頭的智能變形,引導喜歡打鼾的人側睡,讓睡眠中的人呼吸更通暢,減少打鼾。
熱點:佛山“綠色產業”發展迅速
在節能展上,除了節能產品,還有不少攜新能源產品來參展的廣東企業。記者了解到,今年的節能展吸引了來自廣州、佛山、中山等多個地方的新能源行業企業來參展。
“普通熱水器,年均用電費600元;換上了空氣能熱水器后,年均用電費直降400元。”此次節能展商的參展商、廣東紐恩泰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區域經理李曉龍,向記者介紹了新能源給一個普通家庭帶來的“看得見”的實惠。
近幾年,一些城市陸續開展“煤改電”對外招標,佛山部分新能源企業因此攬下多個“大單”。記者了解到,在今年3月,作為新能源領域、研發采暖裝備的廣東伊蕾科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也通過了北京房山、順義兩個區域共1500套采暖項目的招標。“一方面,有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順企制造技術完備,都是我們‘走出去’的重要條件。”伊蕾科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CEO孫守凱說。
50輛新能源車入駐公共機構
在節能展上,佛山機關事務管理局也展示了節能成果。根據該局介紹,目前佛山已引入社會資本,由充電設施生產廠家采用“免費建設、專業運營”的模式,在市機關大院內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據了解,市府大院辦公區、家屬區現已有各類充電設施共64套,包括直流充電樁、交流充電樁等。
為了推廣“綠色出行”,佛山市機關事務部管理局已與廣東新協力租車有限公司正式簽訂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項目合同。截至9月底,佛山已在各公共機構配租試點運營新能源汽車50多輛,累計行駛約25萬公里,租賃次數近1萬次。
記者從該局獲悉,預計今年年底,再投入約100輛新能源汽車到各公共機構。
觀察
佛山布局環保產業
布局環保產業,佛山正不斷“落子”。在今年2月,順德簽下廣東天勁新能源科技公司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項目,從而擁有了佛山第一家專業動力鋰電池制造企業。而在年中,位于高明的廣東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車輛有限公司獲得全國第14張、廣東省內目前唯一一張純電動乘用車“準生證”后,佛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再添“新軍”。此外,上月初,首期投資120億元的長江氫動力(佛山)研發中心及整車生產項目也在南海正式“落地”。
不得不說,“綠色產業”的興起讓一些佛企嗅得商機,未來佛山產業或迎來新變化。記者觀察到,作為“家電之都”的順德,是最早嗅得“煤改電”帶來商機的區域。由于區域家電、新能源產業集中、產業鏈完善,順企早已踏出“家門”到各地“掘金”。
順企科達潔能早在此前,就從傳統機械裝備企業“轉型”為環保科技企業,探索“涉足”新型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除了裝備制造業外,家電行業也因“煤改電”的需求伺機而“入”。2015年,萬和將唯一一條非廣東區域的生產線搬到了安徽合肥。
在順德,也不乏“專攻”環境領域的企業。順企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依托資本,成功收購國內環保企業。今年5月,盈峰控股牽頭,116億元收購中聯重科環境產業,已全面加速環保產業布局。而廣東萬和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和德國能源技術領域領先的企業博世達成合作協議,探索新能源領域,將擴寬國際市場,未來希望企業在環保產業領域能夠“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