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24日,2017中國國際廚房博覽會Living Kitchen China/CIKB2017(以下簡稱2017廚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啦!國內實力展商PK星光熠熠的國際品牌,同臺競技;智能化、高端化、科技化的產品開啟眼球爭奪大戰;熱點活動輪番上演,頻頻掀起現代廚房熱力風暴。作為炊具、小家電制造和銷售的巨頭浙江愛仕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人氣火爆,除了“鈦不粘”、“IH智能電飯煲”“時光系列保溫產品”“陶瓷煲”、“破壁機”、“真空保溫壺”等產品頗受消費者歡迎外,愛仕達展出的工業機器人以及智能工廠模型吸引了行業人士頻頻到訪洽談。
在展位現場,浙江愛仕達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合林侃侃而談智能工廠建設情況以及如何推動國產機器人助力五金行業轉型升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強調,將進一步推動以錢江機器人為代表的國產機器人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化及規模化應用,推動金屬炊具行業相關智能裝備的國產化,打造金屬炊具行業先進智能制造模式的新樣板,助力五金行業升級。
拼了產品還拼“智”造,愛仕達如此布局戰略用意何在?愛仕達如何踐行“匠心·智制---國產機器人助力五金行業轉型升級”這一發布會主題?愛仕達智能工廠建設情況?下一步的規劃和戰略方向,在記者和陳總的對話中,這些問題答案將一一揭曉。

記者:在2017廚博會愛仕達展位上看到了工業機器人的身影,可否和我們詳細介紹下相關情況。
陳合林:此次亮相廚博會的多款國產機器人應用于愛仕達主打產品——智能IH電飯煲的裝配、內膽噴涂、檢測、上下料等智能生產線上。
這些工業機器人來自國產機器人的優秀代表--錢江機器人,錢江機器人-完全自主研發了控制器、減速機、伺服電機及驅動器三大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公司研發、制造、項目集成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記者:可否介紹下愛仕達正在建設的智能工廠的情況,它與傳統工廠、國內其他智能工廠相比,有何優勢?
陳合林:愛仕達智能工廠位于浙江沿海產業集聚區,項目建設期3年,分為四步走:
第一步,應用核心智能裝備提升工廠整體自動化水平。大量采用各種智能裝備,包括四軸、六軸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與先進成形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
第二步,根據生產工藝、打造適合五金行業生產特點的柔性化產線。應用高級排程APS、工時動態調度、快速換模、柔性工裝夾具等技術滿足生產線的柔性需求。
第三步,實現數據采集系統、MES、生產控制中心、WMS、ERP、PLM等信息系統之間集成、打造信息互聯互通的數字化車間。
第四步,通過持續的智能裝備與信息系統整合與調優,達成虛擬現實一體化、設計制造一體化、生產協同一體化,最終實現具有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智能工廠。
項目建成后,預計企業生產效率提高兩成以上,而運營成本、產品研制周期和不良品率、單位產值能耗均大幅降低兩成以上,同時復合金屬炊具可以突破年產3250萬只。智能工廠項目整體技術水平可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四化”,即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成為國際領先的智能化工廠、五金行業的示范工廠。
記者:愛仕達廚博會上召開的發布會主題是:匠心·智制---國產機器人助力五金行業轉型升級,愛仕達是如何踐行這一主題?
陳合林: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引發五金制造行業深遠變革。一方面,五金行業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明顯;另一方面,五金行業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偏小、品牌知名度較低,招工難、用工成本高、升級迭代越來越快、換擋周期越來越短,競爭激烈,生存困難,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在這樣的環境下,愛仕達積極思考企業轉型升級之路,跟隨國家2025戰略,制定和實施了智能制造戰略,一方面打造國際領先的炊具智能新工廠,樹立行業新標桿,爭做行業的探索者和領導者;另一方面投資智能制造產業鏈,2016年愛仕達收購了錢江機器人51%的股份后,結合錢江工業機器人產業優勢,打造智能制造生態系統,為實施智能制造戰略注入動力。
系統集成化和自動智能化是金屬炊具行業發展的方向,也是五金制品產業升級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愛仕達不僅提供國產機器人、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還為五金行業企業免費培養人才。擁有本土化應用落地、售后服務便捷、信息更為安全等優勢。中國要從制造大國變成智造強國,就要借助國產機器人實現自動化和信息化兩條腿走路,做到快速設計、保質保量,形成整個產業鏈管理體系,既解決勞動力的問題,又能提升整個五金行業整體競爭力和水平。
記者:想問一下,愛仕達下一步的規劃和戰略方向?
陳合林:愛仕達成立40年來,一直堅守和發揚工匠精神,不忘初心,做好產品。今后將繼續研發一系列智能化、高端化、科技化的廚電產品和環保綠色的 家居 用品,努力成為廣大消費者的日常采購清單。
此外,在提高公司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我們也希望為整個五金行業提供參考和借鑒作用。我們希望與全國同行一起,進一步推動以錢江機器人為代表的國產機器人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化及規?;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