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企業"走出去"不再是一句口號。記者了解到,目前海爾、TCL、美的、海信、創維等家電巨頭的海外業績增長迅速,海外收入有望在今明兩年超越國內收入,并且大部分收入來源于自主品牌。
近幾年,中國家電巨頭在國際市場上身影頻現,TCL、創維、格力、海爾、美的、海信等均加大對海外市場的布局,不斷并購海外高端家電品牌。TCL董事長、CEO李東生在此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TCL未來海外業務收入的占比將超過50%。
2016年,創維海外市場的電視機銷售收入比前一個年度增長3.8%,當中13.3%為創維自有品牌銷售所貢獻。在2017/18年度預計海外銷量達1000萬臺,其中50%銷售量為創維的自有品牌。
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聃也透露,2017年將是海信的轉折年,海信彩電業務的海外收入將首次超過國內收入。據悉,2007年以來,海信海外自主品牌銷售收入增長了22倍,自主品牌占比過半。2016年,海信海外銷售收入已經超過35億美元,自主品牌的收入占比56.8%。朱聃預計,下一個五年海信將在國際市場出現爆發性成長。
2017年上半年,受益于對德國庫卡、美國GE家電等的海外收購項目完成交割與整合,美的、海爾的營業收入都實現約60%的高速增長,并正式進入全球化運營階段。
目前,海爾、美的分別有近半的資產與收入來自海外,更重要的是它們已基本完成全球化的品牌布局,形成全球研發資源與供應鏈的網絡。今年,它們在完成多起海外收購后,加快從產品輸出向品牌輸出、管理輸出轉變,奏響了跨國公司蛻變進行曲。
“我們今年海外收入估計會占到45%-50%,另外我們的業務也發生了新的變化。”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表示。據了解,美的集團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長明顯。1-6月,美的集團海外收入為313.3億元,同比上升14.77%,占總營收比例提升至40%。青島海爾半年報也顯示,海外業務收入350.83億元,同比增長150.4%,海外收入占比達到45%,原有海外業務(不含GE家電)實現收入125.8億元,增長明顯,達到19.7%。此外,上半年GE家電實現收入225億元,凈利潤11.6億元。
盡管上述家電巨頭進軍海外市場都采取了收購及合作的方式,但這些企業的市場策略并不相同。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秘書長周南表示,海爾、美的的跨國并購,一方面針對目標市場,如海爾收購GE家電主要瞄準美國市場;另一方面為了增強研發實力,如美的收購庫卡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據李東生介紹,TCL在海外不同區域實施不同策略,如在越南等新興國家市場,TCL設立了生產基地。在歐美地區,則采取收購的方式切入,再逐步樹立自主品牌。據IHS數據,2017年一季度,TCL在北美彩電出貨95萬臺,占據13%的份額,首次躍升至北美彩電市場第三位。
近年來,經過國內外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國家電品牌已基本脫離單純的代工時代,自主設計開發成為行業主流。“中國家電產品‘走出去’的使命已經完成,目前正進入中國品牌和中國創新‘走出去’的新時代。”周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