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雙十一”,又是鋪天蓋地的廣告、公關、質疑、攻略、段子……作為商業的從業者,我們暫不去探討這種群體狂歡是否是消費文化的荒漠,也不去爭辯是否是“娛樂至死”,我們僅僅想在兩天之后看一看,馬云說的新零售,這一年走過來成績如何?究竟給零售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

這一年,新零售下的蛋
2016年10月,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是“線上+線下+現代物流”。其實早在2013年,阿里系就已經在探索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可能性。阿里選擇了銀泰百貨,淘品牌入駐銀泰實體店,銀泰超市入駐天貓超市,銀泰百貨主力門店入駐“喵街”APP等。
2015年阿里成為銀泰商業最大股東,今年雙十一,阿里把雙十一直播大屏搬到了全國50家銀泰門店,在近百萬家社區街邊小店,網紅爆款產品將實現線下直供。銀泰成為阿里探索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重要陣地。
財大氣粗的阿里,做起新零售來也是這樣簡單粗暴又直接。而曾經的京東高管,設計了看起來更為復雜精巧的盒馬鮮生超市,線下體驗吃海鮮,線上下單配送周邊三公里。盒馬鮮生借著龍蝦大閘蟹的光也吸引了一輪眼球。

除了貓狗兩家大咖,能算得上真正在踐行新零售的例子不多,良品鋪子和千機網都算一個。良品鋪子大家都耳熟能詳,畢竟我們是一個對吃比較執著的民族。良品鋪子線下開了2000多家實體店,同時把天貓、京東、餓了么、美團外賣、等線上平臺也打通了。良品鋪子實現了全渠道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打通,千機網則更進一步,做到了服務的全渠道。
千機網的產品是手機維修服務,在大部分人看來,這是一個傳統落后行業,現在也玩起了新零售?按照全渠道的邏輯,打通所有的渠道和用戶觸點,是實現提供所有渠道無差別服務體驗的前提。千機網也是這樣做的,依托遍布在全國的門店網絡,已率先在27個城市開通了手機上門快修服務。

用戶可以通過400電話、微信公眾號、天貓、京東、美團、糯米等線上平臺在線下單,預約手機上門維修服務。千機網在接到線上維修訂單后,通過OCSS實現將訂單分配給離用戶最近的維修師傅,維修師傅會在最快時間內或者預約的時間到達預約地點,用戶也可以選擇到店維修。
新零售喊了一年,各行各業大小企業也各有理解,各有動作。那么作為這個概念的始作俑者,阿里今年的雙十一新零售成績單到底如何呢?除了漂亮的線上銷售數字,我們更希望看到對線下銷售的影響和拉動,以及我們接下來想探討的,新零售的骨髓里除了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還要有什么?
線上+線下就夠了嗎?
尼爾森的《2017年雙11全渠道洞察報告》中稱:73%的消費者因為以往糟糕的購物體驗選擇放棄雙十一。這份調查也許不是空穴來風。
以往雙十一“糟糕的購物體驗”不用再去贅述。消費者既不是傻子,也越來越不怕花錢,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越來越想要的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他們把目光已經放在了產品設計、價格后面的服務鏈條。
這樣一來,對企業和商家來說,怎么才能讓上帝開心?在產品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產品訂單的履行過程中的用戶體驗,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延伸的服務,能夠把想到的問題自己先解決了,不折騰消費者,也就是給自己省事。因此,與你的最終用戶建立連接,并保持良好的互動變得越來越關鍵。
這一點,在消費電子產品行業尤為突出。品勝的經驗或許可以借鑒一二。傳統采用“一物一碼”技術的企業關注的更多是防偽,而品勝則利用“云碼“技術與最終用戶建立連接,在開展會員營銷的同時,提供給用戶產品延保,手機就診卡等延伸服務。通過社交媒體與這些最真實的用戶保持互動。

品勝除了其數碼周邊產品外,手機內配產品成為快速增長的新業務。內配產品對于產品質量控制、全程追溯,再到安裝服務和手機更換配件的修后質保,而這套“云碼”在以上環節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用戶買了內配產品之后不用擔心安裝問題,品勝通過云碼與第三方的全渠道供應鏈打通,免費安裝與激活180天質保一并解決。其實,用戶的要求很簡單,就是企業需要從用戶的角度,多為用戶考慮。
馬云說新零售是線上服務+線下體驗+現代物流,但新零售遠不止是三者簡單相加。要從營造購物場景引導消費;到快捷地交付商品;再到之后的售后服務、退換貨;生活服務類商品,如手機維修服務還涉及服務流程的專業、規范和便利;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實現人、商品、場景三者的有機結合。要實現真正的新零售,做到商品和服務一體化,達到線上線下無界體驗,我們還需要做什么?是整個電商行業,包括線下實體企業,以及行業上下游,如物流、軟件開發等相關產業都需要繼續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