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雙十一進入第九個年頭,我國經濟以及消費結構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升級使得消費者的偏好不再只是價格低廉,消費需求呈現個性化、分散化等新趨勢。與往年雙十一玩法不一樣的是,今年的降價促銷都沒有被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反而智慧零售、無人店、智慧物流等成了關鍵詞。
智慧零售成為行業共識
雙十一的九年,也是蘇寧互聯網轉型的九年。九年中,蘇寧從+互聯網到互聯網+,徹底轉型為線上線下融合的互聯網零售企業,成為智慧零售的創新者和實踐者;而中國零售行業,經過了實體連鎖、線上電商、到虛實融合的商業模式演變,發生了本質變化。
在網民數量增長漸至瓶頸、電商增長減緩的趨勢之下,泡在互聯網里長大的傳統電商,互聯網基因強大,卻缺乏實體運營的經驗。在獲取新用戶成本逐年攀高、流量紅利銳減后,傳統電商的轉型也走到了十字路口。而依托此前的連鎖化發展以及目前互聯網化平臺以及物流配送的蘇寧,在經歷過轉型陣痛后,優勢逐漸釋放。這或許也給在轉型路上彷徨的實體企業一些可借鑒的經驗。
今年雙十一已經是蘇寧第五屆O2O購物節,而今年的O2O購物節,不僅是蘇寧智慧零售從概念到落地的第一次大考,也是一場線上線下融合、六大產業協同的“大閱兵”,而檢閱者將是全球億萬線上線下的消費者。
越來越熱鬧的線下市場
從11月1號開始,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已早早地拉開大幕。和往年線上“唱主角”情形不同的是,今年的“雙十一”線下實體的分量悄然加重。“雙十一”期間蘇寧將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新開4家“無人BIU店”,還將推出新物種“嗨購市集”,在北京、上海、重慶、南京和深圳5個城市分別開設符合當地風土人情的5個主題形象店和15個超級品牌館。
11月11日,北京首家“刷臉”無人店將在八里莊蘇寧生活廣場正式開業,讓北京消費者能夠實地感受“刷臉購物”。相比以往的概念性“無人店”,北京的“蘇寧易購Biu”大有不同,不僅面積更大、品類更豐富,還能全程實現“刷臉”購物,消費者只需下載蘇寧金融APP,通過面部識別進行“綁臉”,即可“刷臉”進入店內;購買商品后,無需排隊付款,直接通過付款閘道,系統會自動識別用戶身份,并實現扣款。
“無人零售絕不是自動售貨機的升級版,必然是零售的智能化。無人零售或者說新零售的競爭焦點,擺在前臺的是客戶的消費體驗,而背后則是大數據、算法、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核心技術驅動的。這些是贏得良好客戶體驗的基石,因此,無人零售的核心在于新技術驅動,數據則是‘新石油’。”蘇寧云商華北區總裁卞農說。
智慧零售時代,線上線下的界限不再明顯,對于實體和純電商來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線上為其引流,帶來用戶,線下同樣也可以為線上引來線下的流量和用戶。早在2014年,阿里推出“千縣萬村計劃”,計劃開設10萬家農村淘寶,并在三年內覆蓋100萬家零售商店。而多年來在線下一直保持領先優勢的蘇寧在國慶節期間則宣布2018年將布局5000家店,涉及云店、小店、直營店等多種業態。對于純電商平臺而言,“顛覆線下”的豪言已經不在,在日漸變化的發展環境下,重新考量并布局線下市場似乎成了必選項。
線上遇到瓶頸,那么巨頭們為什么紛紛走向線下呢?首先,從社會規模和影響力看,實體零售遠超在線零售。根據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實體零售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0%左右,從業人員占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的1/5左右,稅收占全國稅收收入的5%左右。可以說,實體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其次,從發展環境上看,實體零售有著宏觀政策利好。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從政策層面無疑促進了實體零售的升級發展。
智慧物流成最大看點
“雙十一”除了近乎瘋狂的交易規模,還把另外一個行業推到了頂峰,那就是快遞業。“雙十一”前忙的是各大小電商家們,而真正在“雙十一”期間進入忙碌期的是全中國的快遞員,成堆成堆的快件沒日沒夜地往全國各地輸送。這是“雙十一”造就的又一神話。
蘇寧多年來大手筆投入自建物流、自主研發系統,看重的不僅僅是物流倉儲、配送等流通功能,更重要的是未來自建物流體系所帶來的全渠道的協同效應。經過近三十年的深耕發展,蘇寧的物流已遠離了單一的專業化物流鏈、也告別了多元化物流鏈,形成了如今穩定的“三網一平臺的”布局。而無人機、無人車、爬樓機等引爆智慧物流的眾多黑科技的頻頻亮相,則更是讓蘇寧被外界冠以“黑科技競速的領跑者”。
“當下,智慧零售催生物流變革,‘輕簡’成為整個物流行業的重要趨勢。我們所做的一切是想要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收貨體驗,更希望通過改變和創新物流配送模式,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蘇寧云商華北區總裁卞農提到,“尤其是蘇寧易購推出的“共享快遞盒”引起了全國媒體以及各界人士廣泛關注和支持。半個月內,僅《人民日報》就連續兩次為蘇寧物流打call。”(來源: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