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視女記者柴靜自費拍攝的霧霾公益宣傳片《穹頂之下,母親柴靜向霧霾宣戰》,時長100多分鐘的演講視頻,點擊率破億,直接敲醒了霧霾的警鐘。
毫無疑問,大眾是最直接的受益方,還有“霧霾經濟”催生下的空氣凈化器。進一步促進了消費者對于空氣質量的關心,空氣凈化器需求暴增,進入更多人的生活之中,成為繼電視、空調、冰箱和洗衣機之后的第五大家電產品。

從興起到普及,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紅利似乎并沒有消耗殆盡,相反,除了傳統家電廠商的發力,更有互聯網企業前仆后繼地宣布加入空凈行業。前有格力、美的等傳統家電巨頭,后有小米、網易嚴選等切入小家電市場的互聯網品牌。
近日,空氣凈化器市場又不太平,在11月6日,名不見經傳的352環保科技宣布獲得了逾2億元人民幣融資,這是空凈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筆的融資。翌日,錘子科技召開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羅永浩推出首款錘子空氣凈化器。
沒看錯,科技界知名單口相聲演員羅胖子發布了首款錘子空氣凈化器,以踐行自己“一言為定”的承諾。
無論如何,老羅的單口相聲還是值得看的,這次發布會至少給許多消費者普及了空氣凈化器行業內容的性能參數概念。發布會上蹦出了幾個關于空凈的參數詞,一個是CADR、一個是CCM。并且老羅介紹新品時給出的CADR值達到了800+,可凈化面積達56~96平方米,光是這參數就確實夠唬人的,到底這些參數代表了什么?
什么是CADR?
老羅一直強調的其產品的CADR值最高可達800+,那到底什么是CADR?根據空氣凈化器新國標GB/T 18801-2015的解釋,CADR是潔凈空氣量,指單位時間通過凈化器過濾后,輸出的潔凈空氣總量,單位是m³/h,包含顆粒物CADR和甲醛CADR。如顆粒物CADR為500m³/h,即表示1小時使用空氣凈化器對顆粒物進行凈化,能凈化500立方米的顆粒物。
CADR值作為衡量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的一個值,其值越高代表空氣凈化器的凈化效率越高。而暢呼吸空氣凈化器的顆粒物CADR值達到800+,意味著可以在相同時間內可以凈化較多的空氣。這解釋沒什么毛病,然數據也可能具有欺騙性,并不是說數據造假,而是數據所反應的事實有點帶忽悠。
單純說顆粒物的CADR值,其實是包含了大顆粒物、PM10、PM2.5以及量級更小的顆粒物的凈化效率。CADR是用于衡量產品凈化效率的一個值,它是有針對性的,比如甲醛CADR就是專門針對甲醛凈化效率來衡量的CADR值。所以如果只標注了顆粒物CADR值,并不能判斷空凈除PM2.5的過濾能力。
CADR值大≠產品絕對屌
CADR值是空氣凈化器性能的核心評價參數。但我們在選購空凈時,除了要考慮顆粒物的值,還要考慮累積凈化量(CCM)和噪音。一般來講,越高的CADR值,往往會伴隨著越大的噪音,同時也會更費電。當CADR值達到800以上時,工作聲音已經達到66.3dB,此時聲音比較吵。而羅永浩官方給出的最低檔噪音是35dB。注意這時的噪音值是最低檔的,而行業內比這低的有很多。
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最高檔位只適合在我們回家后短時間開啟,而大部分時間都會運行在低檔模式,在40分貝的正常情況下,CADR值僅在200-300左右。所以選購時更應該注意空氣凈化器在不同檔位的工作噪音及凈化能力。所謂最高值僅僅是文案需要罷了,并不實用。
對于PM2.5甚至更小的顆粒物,其凈化主要依賴HEPA濾網,即高效率空氣微粒過濾網。從產品的參數可以看到,暢呼吸智能空氣凈化器搭載了H13級別濾網,按照歐盟規范,H13級別以上的濾網就是特地治這個PM 0.3的,其過濾效率能夠到達99.95%,根本能夠做到全過濾了。
在行業內算得上頂級配置,算得上是產品的最大的亮點,然而整場“相聲演出”下來,老羅并未做詳細介紹,是誤打誤撞運用了H13級別濾網,還是曉得但是成心深藏功與名,這里還是值得深究。
跨界風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在羅永浩之前,小米公司、獵豹移動等早就推出了空氣凈化器。今年以來,網易嚴選、聚美優品、墨跡天氣、什么值得買APP等互聯網公司紛紛看上了這塊大蛋糕。
而跨界攪局絕不是空氣凈化器獨有,在整個家電行業,從電視開始,到白色家電,再到廚衛小家電,互聯網公司的影子可以說無處不在。
2013年5月,互聯網視頻企業樂視率先發難,叫囂著“電視已死”,高調發布樂視超級電視,正式殺進家電行業。隨后,愛奇藝、小米、微鯨等來自互聯網行業的“鯰魚”相繼涌入家電圈。互聯網企業依靠自身的內容、平臺優勢和“粉絲營銷”等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家電行業中殺出一片“藍海”,帶來了以視頻內容、廣告為價值驅動的商業模式。
只有彩電一塊蛋糕自然喂不飽眾多的互聯網企業,開始瞄上了白色家電市場。奧克斯空調率先與360達成協作,疑再為家電智能化加了一把火,推出智能空調,在技術層面將通過加載WIFI模塊,通過收集用戶信息及使用行為數據、故障信息的數據,并且進行進一步的數據分析,實現網絡化、智能化前沿技術在空調產品上的應用。
洗衣機行業看似平淡無奇,在互聯網公司的折騰下,也玩出了不少花樣,先有好易點跨界搞洗衣機,將洗衣機逼到墻上去,緊接著京東微聯與小天鵝跨界推出定制洗衣機,依托京東云端后臺系統,打造場景化購物新模式。
冰箱怎么能放過,馬師傅和惠而浦攜手跨界Mr.Bin智能冰箱,京東也緊隨步伐推出智能冰箱,還有各種以“智能”的名義攪局的小家電。
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在“智能化”的名義下走到了一起。TCL牽手愛奇藝發布智能電視、又與360共推互聯網智能空氣凈化器;創維聯姻阿里推互聯網智能電視;美的和阿里巴巴共同開發物聯網智能空調等等,家電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跨界合作已成常態。
不務正業or大勢所趨?
在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中國家電行業的競爭,正在從冷冰冰的硬件比拼向“集軟件、硬件、內容、服務、運營于一體”的競爭模式轉變,并對整個家電行業來了一次“大洗牌”,也為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誘人的商機。
在互聯網企業的助推下,曾經高大上的智能電視搖身變成了尋常百姓即可輕松擁有的硬件產品。在互聯網企業的攪局下,打破傳統家電廠商之間的信息壟斷,降低了進軍家電行業的門檻,更多的新鮮血液注入,無疑有助于技術的的迭代更新。互聯網企業以持平甚至低于硬件設備成本的價格售賣產品,可以說是直接導致傳統家電硬件的高價圍墻崩塌的“兇手”。當然,互聯網企業的跨界,加速了人工智能、物聯網的應用布局,迫使傳統家電廠商轉型,逐步淘汰技術落后的企業。
在互聯網思維滲透到傳統家電行業,容易形成性價比競爭的怪圈,容易變成了簡單無腦的“價格戰”,忽視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缺乏硬件生產制造的經驗樂視TV、小米電視就在2013年初入市場時,就在硬件質量方面頻頻遭到網友吐槽。
總結:中國家電企業轉型處于摸索階段,互聯網思維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更多在于優化了資源配置,但只有技術的突破才能帶來真正的創新。尤其是家電產品,更需要以硬件品質作為支撐,這一切根本離不開傳統制造業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才能擺脫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