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智能科技被人理解為歐美專享的殊榮。但是在今年11月,走入人們視野的智能名詞不是關于蘋果Siri和AlphaGo,是阿里“魯班”設計平臺和美的智慧物流。
在美的科技月中,美的智慧物流機器人——安得智聯智能設備AGV“AIR-pick”面向公眾亮相,該產品在中國、歐洲、美國申請了29項自主創新型專利,還賣到了海外。就是這款機器人,支持今年雙十一美的全網總銷售額超45億的智能家電的物流周轉。
今年雙十一成績單公布,美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70%,在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三大平臺家電全品類均排名第一,連續5年蟬聯家電全品類銷售冠軍。

另一邊,是11.3超級品牌日也傳來捷報:全國3萬多個網點全場爆滿,讓昔日國民在海外的爆買再度重演,只是這次的主場回歸到國內。
科技實力進階,發力高端市場

在美的11.3品牌日現場,一個美的人打開電飯煲,讓現場消費者試吃。在這個簡單的動作背后,是兩年煮了兩噸米的技術工匠、人稱瘋狂“煮飯哥”黃兵的千錘百煉。對中國數千種大米進行細致的研究,建造大米博物館,為每一種大米繪制了其最佳烹飪曲線,讓美的電飯煲在市場上鶴立雞群。另一款“有風無感”的空調也是消費者熱問的寵兒,這款空調的“無風感”讓家中老小不再擔心吹風著涼,特別受市場歡迎。
產品是營銷實戰的第一生產力。爆買熱潮回歸到國內,促使消費者用心投票的,是以美的為首的中國制造的顯著提升。從家電制造企業轉身變為全球科技集團,美的近年的變化十分顯著:2017年美的再發力,排名較去年上升31位,是進入《財富》500強榜單唯一一家中國家電企業,并入選首批國家品牌計劃TOP10。在產品設計和質量方面,出征“設計界奧斯卡”IFA,斬獲產品技術創新大獎等多項大獎;美的中央空調擊敗眾多國際勁敵,在2016奧運場館和2018世界杯場館招標接連奪魁;產品研發和創新上,美的發明專利數量連續三年穩居全球第一,趕超一眾海外知名家電品牌。
陪伴國民數十年的美的,當年是當之無愧的三大件。現在隨著消費升級的變化及產品品質的提升,“國民家電2.0”的概念也應運而生。國民不改,內涵卻有了更新:中國制造不再是“低價量大”的消費品的代名詞,品質拔尖的精品成為今日的主流。
布局全國終端,打造國貨精品大閱兵
相較以往兩年品牌日活動,今年的美的11.3又玩出新高度。不僅以消費節為導向,更將美的旗下中高端新品投入其中,力圖打造一場國貨精品博覽會,實力引領用戶進行消費升級,讓全體國民能夠體驗“家門口的博覽會”,即刻享受美的到家服務。
憑借空前的品牌號召力與多品類的產品優勢,美的牽手同樣具有國際品牌影響力的黑電巨頭TCL、創維等,搭建起史上最強的白電和黑電跨界聯盟,把美的品牌日打造成一流國貨品牌盛宴。活動覆蓋范圍的擴大使11.3的總銷量與人流量再度突破,面對洶涌“爆買”,美的從容應對的背后是完善的物流體系與售后團隊實現的“美的速度”。

在“平臺造節”屢見不鮮的當下,“品牌造節”引發爆買現象,除了顯現線下新零售的巨大潛力,更體現品牌與其用戶社群的緊密連接和強大號召力。任何節慶、任何造節,本來就是隨著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產生的,它不是商家B2C的自我驅動,更來源于用戶的需要,小米米粉節、華為花粉節、美的品牌日,中國制造品牌個性越來越鮮明,參與規模越來越龐大,從小眾的“發燒”到大眾的“集體打call”,成長起來的是消費升級浪潮中用戶日益發展的品質追求,贏回來的是中國制造敢于領先的技術實力與品牌自信。

在美的品牌日締造奇跡之后,各大家電品牌鋪設線下造節已蔚然成風,但究其本質,“品牌造節”只是表象,將品質制造、高端體驗視作與用戶溝通的硬通貨才是制勝之道,唯有如此,國民爆買才會真正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