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0日電(張桂貴) 為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有關會議精神,探索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11月18日,由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全聯房地產商會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會主辦,北京世國城鄉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承辦,中國扶貧開發服務有限公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微孝暖夕慈善基金、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北京京象國際旅游規劃設計院協辦的2017中國城鄉融合發展產業峰會在北京盛大開幕。

2017中國城鄉融合發展產業峰會現場
國務院參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志仁,中國教育扶貧研究中心理事長司樹杰,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兵弟,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鄧宗德,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寧等嘉賓應邀出席。本屆峰會得到了有關專家學者、企業家領袖的積極響應。來自政府主管部門及項目開發、規劃設計、生態研究、投融資、互聯網服務等領域的300余位代表參加本次峰會。會議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會秘書長夏子清主持。
前景可期 鄉村振興時代來臨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從“統籌城鄉發展”到“城鄉發展一體化”,再到“城鄉融合發展”,體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進一步深化,標志著鄉村振興邁入新時代。

國務院參事、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志仁作主題演講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兵弟作主題演講
會上,劉志仁參事和李兵弟會長分別做《關于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與思考》和《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城鄉統籌和城鄉融合的一脈相承》主題演講,為與會代表解讀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背景和意義,描繪新時代農村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
凝心聚力 推進城鄉融合步伐
實現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的美好藍圖,需要資金、技術、人才的多方支持,需要政府、企業的共同努力。在本次峰會上,鄧宗德、宋海波、丁伯康、汪傳虎、蔡甦等專家學者從城鄉融合發展的大局出發,圍繞生態旅游、千企千鎮工程、PPP模式、金融創新、特色產業培育等熱點話題,結合典型案例和實戰經驗,從不同角度探尋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揭示未來城鄉發展的多樣可能。
為促進解決項目投融資難題,峰會特別設立了項目與資本對接環節,為項目和投資方搭建起溝通了解的橋梁,使資本方在現場快速了解項目情況和核心價值,實現了幫項目找資金、幫資本找項目的良性互動。
融合發展 共創新時代新未來
十九大的成功召開,拉開了城鄉融合新時代的序幕。面對新的市場風口,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實現共贏。在大會組委會的大力推動下,中國扶貧開發服務有限公司與廣西大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廣西柳城縣福華農業投資有限公司,亞投財行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與內蒙古岳銘實業有限公司、綠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會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下一步,簽約各方將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商共謀,同心協力,為推進我國城鄉融合產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當前,城鄉融合發展“一盤棋”格局正穩步鋪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貴在落實、重在行動。因此,應搭建和建立起三大融合體系和生態圈:首先,行業跨界融合,包括農業、林業、旅游、文化、建設、國土、發改、財政、科技等主管部門的聯合融合,打破單項或條塊分割管理現狀,形成合力、發揮作用;其次,產業鏈融合,包括:政策法規研究、規劃設計、投資融資、開發建設、項目運營管理等環節的科研機構、規劃設計院所、銀行證券、投融資機構、開發商、建筑商、產業運營商、服務商等;再次,多種業態、方法模式、理念概念融合,包括: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產業園、景觀旅游名鎮名村、體育運動休閑基地、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等等。總而言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搶抓機遇,多方合作,形成資源共享、高效協同、優勢互補,多方共建、共享、共贏的大格局、大平臺。

2017中國城鄉融合發展產業峰會現場
本次峰會是國內首次以城鄉融合發展為主題的高規格、跨行業、大規模和高實效的巔峰盛會。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思路,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對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