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黎擬征共享單車“停車稅”

法國終于對無樁共享單車出手了。20日,負責交通和公共空間事務的巴黎副市長克里斯托夫·納吉多夫斯基與負責城市規劃事務的副市長讓·路易·米西卡會見了欲在巴黎市推出共享單車出租服務的公司負責人,擬以“商業用途占用公共空間”的名義對“隨便停”的無樁共享單車經營公司征稅,并希望對這個日益火爆的市場設立管理框架。
擬被征稅的共享單車公司包括中國內地的ofo、中國香港的gobee.bike以及新加坡的oBike。
巴黎市政府解釋稱,由于“不能接受因亂停車或在公共道路上隨便棄置車輛,導致共享單車侵占巴黎人行道的情況”,所以擬對無樁共享單車收稅。但目前為止,如何征稅、稅率多少等問題尚未明確,具體的管理辦法也未成型。
對此,新加坡共享單車oBike的法國運營公司總經理阿爾班·薩亞格表示,與巴黎市政府的交流“非常具有建設性”,愿意與巴黎市政府一起推動起草共享單車經營準則和訂立管理框架。
此次“收稅”舉動的根本原因在于共享單車的“定點停放”與“無樁存放”產生了沖突。法國是一個在共享單車領域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誕生于2007年的巴黎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Velib是共享單車領域的龍頭老大,發展至今已成為法國惟一一個為城市賺取穩定凈收益的公共交通項目,年均利潤高達2000萬歐元。
Velib的成功又與法國的資本及政府配合分不開。這種由運營商牽頭、政府補貼再加上廣告公司贊助的運作模式讓法國的共享單車行業日趨成熟。據了解,巴黎市政府主持建設的自行車專用道路總長371公里,擁有1750個站點和23600輛自行車,且大部分道路均有護欄設計,既防越道行駛,也方便行人和騎車人。這意味著,法國繁榮的本土共享單車大多以定點停放的形式存在。但自打無樁共享單車大舉登陸巴黎之后,原有的行業規范受到了沖擊。
法國在共享單車領域的慣有模式受到了沖擊,而這種新的模式帶來的混亂并不被法國所接受。對此,克里斯托夫·納吉多夫斯基表示,共享單車運營者應當體現出責任感,采取必要措施維護和管理好其所提供的服務。
這種政策的出臺為無樁單車融入法國市場提供了突破口,而雙方也早已為此努力。今年10月初,首次在巴黎推出無樁共享單車服務的中國香港gobee.bike建議,將“每組單車停放數量的上限定為7輛”,無法使用的單車要在“72小時內回收”,以及“押金不超過15歐元”等。同時,巴黎市政府也在研究實行“公共空間商業占用租賃”制度,建議通過未來的交通指導法案確定適用這種新型服務的司法框架,設立經營許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