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多種家電產品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已高速發展30年的傳統家電行業,如何在全球風險日增的情況下安全“出海”,在國際經濟競爭中形成新優勢?
11月22日,國內近百家知名家電企業代表齊聚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主辦的家電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高層論壇。論壇上,中國信保從不同層面向參會企業揭示了海外市場風險;并從風險研究、承保、理賠和追償的角度,與參會企業分享了海外信用風險管理實戰經驗。

前10個月對家電行業承保金額達523億美元
30年來,中國家電行業經歷了“賣方市場—買方市場”“制造—創造—創新”“產品為王—渠道為王—用戶為王”三大變革,中國家電企業經歷了從代工生產到自主設計研發再到自主品牌出口三個階段,部分國內家電行業的先驅者已經通過海外投資建廠、跨國并購,踏上海外發展的新征程。
比如,海信電器收購東芝電視,海爾集團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家用公司,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庫卡,長虹集團、TCL的海外收購及投資建廠,都成為了中國家電企業國際發展的優秀案例。
然而,在實施全球化布局、構建國際貿易、生產、服務網絡的同時,家電企業面臨的風險也在隨之“轉型升級”。不但風險的種類增多,風險的復雜程度、危害程度也猛然升級。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正逐漸成為家電企業的共識。
論壇上,美的、格力、TCL等知名企業介紹了全球化經營、跨國企業管理、自主品牌海外推廣,以及利用政策性信用保險工具管理信用風險的心得,引發了全場參會代表的熱議交流。
據了解,這已是中國信保連續第四年舉辦家電行業的信用風險管理高層論壇。中國信保是我國惟一的政策性保險機構,也是全球最大的官方出口信用機構,于2001年底經國務院批準掛牌運營。
2016年度《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顯示,在全球經濟逐步放緩、持續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國信保積極落實國家政策、服務國家戰略,很好地履行了政策性職能,當年拉動出口金額超過5700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出口總額的27.6%;拉動就業超過1500萬人。
中國信保總經理助理殷延輝介紹,中國信保一直將家電行業作為重點支持,早在2009年,就專門成立了家電行業承保團隊,對家電行業的保險覆蓋面逐年提高,從2010年的13%增長到2016年的29%。2016年,家電行業已成為中國信保在一般貿易出口領域的最大承保行業,年度承保金額達571億美元。2017年1—10月,中國信保對家電行業的承保金額達523億美元,同比增長10.8%。
專業團隊多層面幫助家電企業全球布局
當前,“智能家電”“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手段,為我國家電企業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形象提供了新的契機。“一帶一路”建設,為家電企業出口和產能合作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然而,當前我國家電企業海外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從宏觀經濟形勢看,世界經濟復蘇仍缺乏強勁的內在動力,下行風險依然不容忽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從家電行業主要出口市場看,美國在特朗普上臺后對家電產業的態度引發外界對政策收緊、貿易摩擦增多的擔憂上升;韓系主力家電廠商紛紛在美布局建廠對未來競爭格局的影響不容小覷;人口老齡化、低通脹、就業等因素將繼續阻礙日歐等傳統市場的復蘇步伐;中國家電自主品牌在歐盟市場拓展效果仍不理想;南非、阿根廷等部分新興市場風險持續上升。
從家電行業自身發展情況看,目前我國企業與國際一流家電企業相比,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企業間發展不平衡,仍然有一些企業以低價競爭模式搶占市場;企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自主品牌國際影響力、占有率不高,全球化經營能力仍顯不足。
殷延輝認為,家電企業在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帶來市場機遇的同時,一定要深度了解目標國別和市場,高度重視風險防范,不斷提高海外利益的保障能力。這既需要企業自身的創新發展、積極作為,也需要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
今后,中國信保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提升我國家電行業整體競爭力、構建健康產業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是在業務層面上,發揮信用保險的風險保障功能,通過產品、服務的創新,不斷滿足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多元化需求,通過各種產品組合的運用,服務效率的提升,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二是在管理層面上,通過與企業在信用風險管理理念和實踐方面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將信用風險管理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制定和日常經營管理之中,幫助企業提升國際化經營管理水平。三是在行業層面上,發揮中國信保風險管理平臺作用,匯集供應鏈每個環節風險信息,從支持全產業鏈發展出發,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協同效應,促進構建更加理性、健康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