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實體經濟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而收藏投資行業卻是風生水起——紅木收藏就是其中一項。在經歷了2008年以來的投資熱后,近半年來,紅木價格一度大起大落,這也對收藏市場造成很大沖擊。而對于民間收藏者而言,無論如何,紅木收藏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愛好,收藏紅木也成為了廣泛的風潮。人們討論紅木、研究紅木,追逐紅木,這背后不僅僅是一種投資行為,更是興趣愛好的內心歸宿。
與此相對應,東莞集中性的紅木收藏店、高端紅木家具賣場等也開始陸續出現。這其中,有小工藝品、根雕,也有精雕細琢的紅木家具,在藝術價值外兼具實用性,受到不少收藏者的熱捧。到底是工藝重要?還是材料關鍵?如何能在收藏的同時實現保值增值……這些關鍵詞似乎已經寫進了收藏者的“生活劇本”,讓他們為此陶醉其中。
紅木兼具實用性藝術性
“紅木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并不是哪一種木材的名稱。它包括了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紅酸枝、烏木、條紋烏木和雞翅木等珍貴木材。甚至于,隨著一些珍貴木材的逐漸消失、以及工藝技術的不斷提升,紅木這一概念的內涵也可能發生變化——之前不屬于紅木的材質,也可能被紅木這個概念所囊括。”談到紅木,東莞國際名家具展覽會的歐文生娓娓道來。
歐文生說,2008年,隨著股市、樓市的走低,紅木一度成為了人們投資的新寵。對于投資者來說,由紅木制作的一系列藝術品,不僅耐久性強、易于保存,而且,一些紅木制品做工精妙,是收藏的上品。“我就曾見過一個紅木筆筒,雕工獨到、精妙絕倫,市場價可以達到100多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珍稀木材經過精妙的加工,成為巧奪天工的藝術品,這讓紅木充分詮釋了“價值投資”的含義;而將紅木制品制作成家具,則表明了紅木實用性的一面。“紅木制品的生產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業化的,滿足普通消費者需求的紅木家具,另一方面則是為收藏者提供的,個性化、尖端化的藝術品制作。”國壽紅木家具營銷經理王耀佳表示。
作為從業7年的行內資深人士,謝黎的福祿源典藏店就開在東城愉景花園的聯排商鋪之間,目前主要提供包括根雕、木雕、紅木家具等在內的木制收藏品,木制佛像、木制禮品等,也可根據顧客的要求訂制產品。從2005年至今,她的店鋪已經換了3次,最終選定在這里。她說,在最近一次換店址時,她也曾猶豫過是否要繼續將店開下去,但最終她覺得,紅木收藏和投資不僅是她的興趣所在,也已經成為她不可割舍的事業。“我想我一輩子都離不開紅木了。”
謝黎認為,這么多年來,始終有一批老客戶在支撐著她。“這些人一般都是非富即貴的,生意人居多,而且越有錢生意越不好做。”她說,這些客戶普遍都愛好旅游,基本上很多地方都去過,什么稀罕物都看過,因此眼界很寬。這也導致他們在購買紅木制品時會考慮很多的細節,比如工藝、材料、年份以及保養等。“這部分的客戶很難做,但一旦能維持下來,雙方的關系就會很穩固。”
她舉例說,有次一位客戶買了一個茶臺送人,結果對方僅僅用了3個月就開裂了。“這或許和目前流行的制造工藝周期太短有關,也可能和東莞的氣候有著莫大聯系,并且存放的位置、空間等對紅木都會有影響。”謝黎表示,為了不讓這位客戶尷尬,她拿出店里的一個新茶臺給客戶,讓他先用著,然后再把開裂的茶臺拿回來維修和保養。“一般的紅木家具,都需要好好地養護一兩年,才能穩定下來。而一旦客戶在前期使用中出現了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彌補,畢竟紅木不同于一般的產品,它是需要小心呵護的藝術品。”
“融合了藝術價值,又兼具實用性,這也是紅木能夠走俏的關鍵原因。”王耀佳如此總結從業多年的心得。
設計是重中之重
盡管人們對于紅木的收藏熱情有加,然而什么樣的紅木制品才具備收藏價值?才具有增值的潛力?這就不是普羅大眾隨便逛一逛就能參詳的。在專業人士看來,或許精致的工藝比紅木的選材更為重要。而且紅木的收藏和其他眾多收藏品差不多,年份越久,越能體現紅木的價值所在。
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的市場上紅木制品很多,但真正的精品,則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其一,材質要好,要是“真材大料”。因為,只有那些優良的材質,才具有較硬的木質、漂亮的紋理,才能滿足收藏以及進一步升值的條件。其二,設計比例要合理,只有那些真正有感染力的設計,才能誕生打動人心的精美藝術品。不管是紅木藝術品還是紅木家具,設計都是重中之重。其三,工藝水平一定要過關。有好的材質、有精妙的設計,還需要有一位熟悉刻刀的能工巧匠將這件藝術品變為現實。如何衡量一位雕刻師傅的級別?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紅木雕刻經驗是第一位的。
而在謝黎看來,從她多年的經驗得出,或許工藝比材料更重要。“目前行業內缺的就是好的師傅,工藝太差,就意味著做出來的制品不合格,也會引發后面的一連串問題。選到什么樣的材料,要看因緣際會;但做工怎么樣,卻是事在人為。”
根據行業數據,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一萬多家紅木制品企業,但真正成型,獲得行業內普遍認可的卻沒有幾家。而在東莞,從事紅木家具、工藝品制造企業的數量不多,但效益不差。“東莞的紅木市場,與國內整個市場發展的步調是一致的,目前還只是處于成長期,預計在未來十年之內還將快速成長。而在這個時期內,最需要做的就是確立企業的品牌和特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做好紅木企業。”王耀佳表示。
而在工藝之外,選材也是一件令人費心的事情。謝黎就說,她自己經常要跑到福建等地選購紅木材料,然后再帶回自己的紅木加工廠進行加工。王耀佳認為,“對于紅木來說,真的是越老越穩定。許多看著表皮腐敗的木材,但內部都是完好無損的,如果懂行,往往能有一些不經意的收獲。”在采訪中,諸多業內人士持有相同觀點,對于選材存在一個甄別真偽、謹慎辨識的過程。
紅木投資是個長期過程
事實上,東莞近年來關于紅木收藏、投資的市場,一直在不斷做大。尤其是在高端紅木家具這塊,由于賣場等的介入,銷量規模都有明顯提升。然而,就在人們對于紅木投資報以熱忱的時候,今年上半年以來,紅木家具市場卻遭遇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寒流”,行情持續走低。
今年8月份,高端紅木家具品牌“連天紅”在東莞的門店關閉,更讓不少紅木收藏者和投資者“大跌眼鏡”,被視為紅木家具收藏的一道分水嶺。
回憶當年的輝煌時刻,王耀佳就表示,“在‘連天紅’最輝煌的時刻,其紅木制品是論斤高價出售的。”謝黎也同樣對于這種瘋狂的場面記憶猶新。“在福建買材料的時候,一噸紅木材料,客戶第一天過去預定了一噸是30萬元,到了第二天就漲到50萬元了。有些客戶可能自己都沒拿到貨,就通過預定后轉手的方法,白白賺了很多錢。當然,瘋狂背后也有魔鬼的一面。今年初,有個老板借了銀行高利貸去炒紅木材料,結果價格一跌,他積攢的紅木就賣不出去了,導致他資金鏈斷裂,最后跳樓身亡。”
在理性的業內人士看來,紅木投資本身是一個長期持有的過程,而不應該是短期投機行為。“‘連天紅’身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產業鏈,不做產品工藝上的探索與研究,終究難以立足于市場。具體表現為,在其發展過程中,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落入同質化的窠臼中;與此同時,直營店太多,而人員管理不善,這就直接導致其資金鏈供應不上。”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賣家說倒就倒,與其自身的經營方式密不可分,在快速的擴張中忽視了產品質量這一安身立命的本錢。
王耀佳說,自己還清晰地記得,許多消費者在去年3月左右,從“連天紅”以10萬元的價格買入一批家具,到了12月份的時候這批家具就漲到了30萬元,當時許多人就想退貨、賺差價。等到了今年3月份的時候,這批家具的價格又降至5萬元。“這種價格‘過山車’,必然會導致崩盤。”
然而,一兩家企業的退出,并不會對紅木整體市場產生什么影響。“紅木行業不像家電行業,沒有什么行業巨頭,也沒有一家市場占有率達到1%,因此‘連天紅’的閉店只能說是個別企業的失敗案例。”謝黎也認為,目前紅木市場的價格已經趨于穩定,紅木制品的保值空間也很大。“如果你選對了好的紅木收藏品,從長期看必然是個保值增值的過程。”
收藏紅木乃興趣使然
更多時候,對于紅木的收藏,考驗的是收藏者對于知識、政策和趣味的把握。
王耀佳說,2009年,他準備從云南進口100噸的“緬甸花梨”,但還在從東莞去云南的路上,就被當地的木材經銷商告知,他們要的那批紅木被別的加工商出更高的價格買走了。當時一行人很懊惱,而云南那邊的經銷商也是一個勁兒的賠罪。但是,這個時候,賠罪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萬般無奈,云南的經銷商告訴他們,有一批“紅酸枝”正在從云南運往深圳,途經東莞,如果要的話可以直接送過去。
等到這批“紅酸枝”送到厚街的時候,王耀佳立馬眼前一亮,這中間有許多是從老房子上拆下來的,雖然年代久遠,但木材依然保存完好,一看就是上品。于是,他二話沒說,以每噸3萬多的價錢買下了這100噸的“紅木”。而當時投入300多萬元買下的那批材料,現在市值已經超過2000萬元。如果將其進行進一步加工,進一步升值是必然的事。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謝黎身上。她三年前買的一套越南黃花梨家具,如今的市價已經漲到數百萬。她說,“自己當時出手買的時候,也覺得非常貴,但就是看準了這整套黃花梨家具都是由同一批木材制成的,沒有一點瑕疵,這在市場上非常難得。當時相信自己的眼光,現在這套黃花梨家具已經成為‘鎮店之寶’了。”
不僅如此,如今對于紅木等珍稀木材的采伐也很嚴格,甚至工商部門對于紅木企業的準入都有嚴格的標準,規定了哪些種類的材質屬于紅木,還對企業的生產規模進行一定限制。正因為此,國內一些紅木加工企業已經從國內的紅木產地,轉到東南亞等海外地區進口木材。目前市場上,越南黃花梨、海南黃花梨等已經十分罕見,難覓蹤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政策的限制和規范,也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紅木的升值。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涉足這個領域,“物以稀為貴”的感覺也變得越來越強烈,無形間又為藏品市場的“饑餓營銷”埋下伏筆。“很多從我店里買走紅木制品的客戶,如今他們的藏品幾乎都升了值。”一家紅木藏品店的老板不無得意地說。
如今,作為東莞最大的典藏店之一,謝黎準備把她多年收集的將近300件紅木制品,召開專場拍賣會進行拍賣。“我這幾年都沒怎么做過宣傳,這次也主要是想借拍賣會聚斂一點人氣,試探一下東莞對于紅木收藏的熱情有多少。每件制品都是成本價起拍的,也有一些小物件是無底價拍賣的。由于形式比較新穎,目前很多客戶都對此流露出了興趣,躍躍欲試。”
可以說,隨著時光漸逝,這場關于知識、趣味、眼光、投資的收藏“游戲”,還將以更多形式進入收藏愛好者的眼界。成功的收藏,就像那“越久越香”的紅木一樣,長期的關注研究、參與其中,才是成功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