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木材消耗量與進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國內木材短缺很嚴重,木材需要大量進口。
進口政策紅利不斷,質檢總局于10月30日發布《質檢總局關于取消進口木材數量檢驗要求的公告》(2017年第92號公告),對進口木材的檢驗項目做出新規定,取消了對進口木材產品的數量檢驗要求,檢驗檢疫部門將不再實施進口木材數量檢驗,這將進一步加快相關企業的通關效率,降低企業進口成本。
這些國家木材政策變動也將直接影響我國木材貿易情況。
近期歐美對中木材貿易政策持續穩定向好。今年前三季度,美國闊葉木產品出口到中國實現連續增長,總值達13.5億美元,增長27.9%。占美國闊葉木全球出口份額的50%。
俄羅斯政策將逐步調整。今年12月起將對俄遠東出口的原木實施配額制并修訂出口關稅稅率。配額內的出口關稅稅率將從25%下調至6.5%,配額外的稅率將逐步提高,2019年提高至40%,2020年至60%,2021年至80%。
觀察員認為,短期內該政策對俄羅斯出口原木價格影響不大。
同時,國內環保整治,國外俄羅斯盧布升值,導致國內港口俄材到貨量減少。并且由于下游市場需求量降低,也導致俄材價格不穩定,其中二連浩特原木價格出現了20-40元/立方米下滑,目前二連浩特樟子松原木均徑40cm、長6m報1320元/立方米;白松均徑25cm、長6m報1110元/立方米;落葉松均徑18cm、長4m報1040元/立方米。
非洲木材政策較平穩。價格總體平穩上漲。部分緊缺材種,價格上漲較快。
東南亞地區木材政策相對復雜。2016年至今,老撾、泰國、柬埔寨等國宣布暫停木材出口中國。近期,印度等國高價在東南亞地區大量收購菠蘿格,致使國內市場供貨出現明顯萎縮,大部分商家的庫存近乎清空。緬甸材供貨少且不穩定,價格偏高,利潤微薄。但東南亞材種大都可用非洲材、俄羅斯材代替,因此東南亞政策波動對我國木材貿易影響不大。
總之,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給世界經濟增添了活力,各國十分看好我國木材業廣闊的市場和強勁的消費動力,木材貿易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碓矗簢鴶翟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