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梅
不只是中國制造的家電產品開始在國際舞臺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中國電商網購平臺的國際化趨勢也日益明顯。阿里巴巴、京東等紛紛在海外上市,騰訊、滴滴加快海外電商戰略投資,中國電商巨頭們正在積極邁出國門,在全球繪就一幅未來可持續增長的支點。
如果時間倒回到10年前,根本想不到今天,中國企業會創造如此成功的世界電商強國和大國格力和地位。那時候天貓還叫淘寶商城,亞馬遜中國也還是卓越亞馬遜,京東商城還叫京東多媒體網。不過從那之后,中國電商產業開啟了一場華麗的升級。
雙11、雙12、618,中國電商們開創了一個個購物狂歡節,創造了一次次銷售記錄;不僅如此,通過線上線下聯動,互聯網正不斷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拉動和滲透,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到目前為止,阿里巴巴市值超4700億美元,京東市值達到566多億美元。馬云更是放下豪言——“2036年要把我們的經濟體做成世界上第五大經濟體”。
中國電商完全有具備這樣的豪氣。不僅跨境電商風生水起,真正打通了中國和國際的購買體驗的橋梁。艾媒咨詢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達到6.3萬億,同比增長23.5%。預計2018年將達到8.8萬億。
如今,中國電商更是加快在境外的戰略投資:之前騰訊投資了東南亞價值最高的電商初創企業;滴滴出行近期將對東南亞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公司進行1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相信未來更多國際電商的背后可能會出現中國資本的影子。
互聯網對經濟增長起了極大促進作用,數字經濟現在占到全球GDP的20%以上。加上新一輪全球化的電子商務發展創造了新需求,讓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國際化趨勢更加明顯,這為我們國際合作創造了新的機遇。電商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國際化合作和戰略投資,或將成為之后的重要途徑。
不過中國電商“走出去”要面臨的仍然不少。比如全球各地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不同,在這些方面規則也不同;所以要構建互利共盈的跨境電商,還需要建立各國能普遍接受的比如市場準入、數據流動等國際新規則等。
中國電商生態的逐漸完善與發展,“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以及中國資本的戰略性布局,都成為“中國電商”加速走出去的籌碼。希望中國電商能抓住機遇,在世界舞臺綻放更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