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當空調、洗衣機市場紛紛走出下跌通道、迎來新一輪增長,冰箱市場卻陷入一輪持續下跌的泥潭,遲遲未能迎來反彈?,F在來看,除了冰箱的智能化轉型、保鮮化創新,以及變頻化升級還沒有激活消費需求外,更重要的是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低,大量同質化產品陷入低價競爭泥潭,甚至連最基礎的產品質量都無法保證。
不僅是小家電領域的電磁爐這一類產品,普遍存在產品質量不合格等問題,甚至包括監管和市場相對規范的大白電產品,質量問題也不容小覷。比如,在冰箱行業,能效不達標、存在用電安全隱患等等問題,不光在一些小品牌、山寨品牌中存在,包括像大品牌甚至洋品牌也不能幸免。
日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2017年第3批電冰箱產品國家質量監督抽查中,共抽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廣東等7個省、直轄市50家企業生產的50批次電冰箱產品。可以說基本上覆蓋了目前中國冰箱產業的主要生產制造基地,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據悉,此次抽查針對電冰箱產品,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電流,噪音、能耗等22個項目進行了檢驗。其中發現有2批次產品涉及到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耗電量(標準耗電量)、能效等級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不合格率為4%。其中,2家不合格冰箱企業分別為浙江天路電器和中山康王電器。
其實,除了大量的中小企業冰箱產品,長期以來存在著質量問題,產品質量合格率無法保證。就連一些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也頻頻面臨著產品質量的用戶投訴和國家抽查不合格情況。提到西門子冰箱,曾經是中國高端冰箱的代表。大概還有不少人記得在2011年“羅永浩砸西門子冰箱”的事。當時,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就因冰箱門不易關閉,而在北京西門子總部怒砸三臺問題冰箱,并希望西門子召回有問題的冰箱。即使過去多年,西門子冰箱仍然時常出現對質量問題的投訴。
而另外一個洋品牌惠而浦冰箱,質量問題也不少。2017年度,廣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組織開展了廣東省流通領域電冰箱商品質量抽查檢驗。這次抽檢判定惠而浦2款電冰箱不合格。不合格全是因為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不過關,極易引發火災以及觸電危險。而在此之前,惠而浦冰箱確實發生過使用中起火的現象。
在中國冰箱市場上,不只是2家中小企業,甚至外資洋品牌都出現產品質量不合格情況。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行業的進入門檻過低,導致整個產業的競爭一直陷入低價格競爭的泥潭之中。就連西門子、惠而浦等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都被迫參與低價競爭的泥潭下,出現產品質量不合格的情況。
近年來,中國冰箱市場逐漸規范,特別是在海爾、美的、海信等大品牌的推動下,產品不管是質量、工藝、功能、能效、使用體驗,都逐漸規范,并且都在向高端轉型。雖說市場越來越規范,但面對利益鉆空子、撿漏子的投機者仍然不少,4%的質量不合格率足以說明問題。可以說這也是近年來冰箱市場遲遲走不出市場底部,迎來反彈式增長的病根所在。
當前,中國家電行業正步入轉型升級的深水期,就冰箱產業而言,智能化、健康化、更綠色節能等等都是未來發展趨勢。但是不論未來高端方向如何,質量永遠是底線。希望每一個企業心中警鐘長鳴,堅守住質量才能贏得未來。
池梅||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