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供暖設備的開啟,室內空氣變得干燥起來,許多家庭都開始使用加濕器給居住空間加濕。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很多市民不知道,如果加濕器使用不正確,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甚至有的會成為“健康殺手”。
那么,加濕器到底怎么使用最正確?本期《家電紅寶書》為您答疑。
一、 避免24小時開著
我們家里最佳的濕度是30%-50%,過高反而對健康不利。在這小編提示大家,在家里放個濕度計是個好方法,可以根據室內的濕度情況,隨時調整加濕器的使用情況。當濕度超過60%的時候,墻壁或者窗戶上會有水珠產生,這時候就說明濕度已經太高了,要關閉加濕器。同時注意開窗通風,最好將加濕器放置在靠近通風口的地方,并與床頭保持一定的距離。
二、不要使用自來水
我們通常在加濕器的使用周圍,看到一層白色的、類似灰塵一樣的東西覆蓋,這是水中礦物質導致的,伴隨水蒸汽形成顆粒狀物質,吸入肺內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另外,過多的礦物質在加濕器內沉積,也會促進細菌的生長。所以,不要在加濕器中使用自來水,可以使用純凈水、蒸餾水。當然,如果產品安裝了礦物質過濾器,那么自來水也是可以使用的,但要按照廠家要求的時間定期更換過濾器,這點很重要哦!
三、避免添加其他物質
很多寶媽會聽信一些不科學的謠言,比如在加濕器中加入板藍根、醋、精油等物質,有防感冒等奇效,這都是不對的!!!不僅起不到預防感冒的效果,反而由于形成的霧氣中含有中藥顆粒,作為異物被吸入肺內,引起呼吸性問題,對健康不利。再比如精油等物質,也可能引起孩子過敏等問題。所以,在加濕器使用過程中,不要添加任何東西。
四、每日換水,每周消毒
每天都要將剩余的水倒掉,并用柔軟的干毛巾擦干,再換上干凈的水。另外,每周還要消毒清洗一次——換上干凈的水后,加入少量的消毒劑、漂白劑或者3%過氧化氫水,浸泡20分鐘,然后沖洗干凈,直到聞不到消毒劑的味道為止。有時候上面可能有一些水垢,可以用軟刷、毛巾或者醋泡等方式來去除,因為這些礦物質導致的水垢也會促進細菌的滋生,所以也要定期清理才行。
來源:萬維家電網